斯皮尔伯格也遇冷,未必是电影没深度,也许是汤姆克鲁斯光环太强

2002年,斯皮尔伯格执导了他的“逃亡三部曲”的第二部——《少数派报告》。

在这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科幻片中,斯皮尔伯格把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与原著小说的概念结合,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创造出一个极具科技感且又不失真的未来社会。

看着电影中酷炫又真实的交通工具以及各种智能化的办案设备,让人不得不为斯皮尔伯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到惊叹。

但是,作为“逃亡三部曲”的一员,《少数派报告》的口碑并不佳。该片目前在豆瓣上共有十一万人评价,得分7.8分。IMDB上共有四十八万人评价,得分7.6分。

尽管评分并不算低,但这部斯皮尔伯格和汤姆克鲁斯的“强强联手”之作,在不少观众心中绝对是“烂片”无疑。当年更有人把责任推倒斯皮尔伯格头上,认为是他过度商业化的操作,导致本应能好好挖掘的深度题材成了一部“重特效轻剧情”的爆米花电影。

斯皮尔伯格遇冷,未必因为“过度商业化”而缺深度

剧情较弱的确是《少数派报告》的致命缺点,但如果把缺陷归咎在过度商业化中就不妥了。

商业化操作一般指在电影里运用大量的特效和动作场面,并通过这些刺激观感的元素吸引更多的观众。

对于一部科幻片来说,特效和动作场面本身就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如果说他们的比例过重导致剧情被压缩,从而影响电影深度,似乎有点强词夺理。

也许激烈的打斗以及炫目的特效无法展现出有深度的内容,但这些元素之于科幻片就像道服化之于演员,我们会因为一件道具、一件服装或者一个妆容伴随演员的时间过长,而认为会影响角色的内涵吗?

不会的,我们只会根据道服化去给角色下第一印象,然后根据他的台词和行动去揣摩他的内涵。

角色的台词和行动,可以对应电影的剧情设定。所以对于《少数派报告》这部科幻片而言,特效和动作镜头并不是让人感到没有深度的“元凶”,剧情太弱无法让观众产生深入的思考倒是真的。

很难想象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导演,会执导出一部剧情没有深度的科幻片。

毕竟前有《人工智能》、《E.T外星人》的辉煌,后有《头号玩家》的成功。这意味着执导《少数派报告》时,他并不是不懂如何在科幻片中穿插有深度的内容,也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导致“功力”下降。

所以,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部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的《少数派报告》是真的没有值得思考的深度内容,还是因为在汤姆克鲁斯的个人魅力影响下而被看成了一部爆米花电影?

当带着上述疑问,重温这部2002年的科幻片时,你会发现在特效和阿汤哥光环的背后,其实有三条十分值得思考的命题放置在电影剧情中。

尽管斯皮尔伯格在角色的对白中设下了线索,引导观众去思考相应的命题,但相信许多人跟随阿汤哥的视角感受着各种特效和动作场面带来的感官刺激时,并没有能进行太细致的思考。

斯皮尔伯格在电影里放置了哪三个命题呢?这就需要从电影的开始说起了。

命题一:如果能防范于未然,那怎样界定犯罪?

斯皮尔伯格在电影的开端,用一段蒙太奇式的镜头,为我们展示了一段犯罪现场的闪回片段。并通过阿汤哥一系列酷炫的手势,为我们揭示了用于预防犯罪的预言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因为预言系统的存在,许多命案能在发生前就被制止,这似乎是对预防犯罪有着非常正面的促进意义。但这套系统却同时存在一个会引起矛盾的缺陷:如果罪犯还没有实施犯罪,只凭预言去抓捕嫌疑人,是否“矫枉过正”?毕竟犯罪都还没开始,凭先知的主观意识就判罪,显得有失公允。

为此,由克林法瑞尔饰演的调查员就受司法部所托,对这套预防犯罪系统的展开调查,一旦发现系统存在不可靠的地方,就会掌握证据,并让预防犯罪的操作成为过去式。

电影通过司法部的调查,把看似完美的预防犯罪系统推上风口浪尖,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思考这种“防范于未然”的行为是否合理。

甚至借克林法瑞尔之口,直言这套预防犯罪系统是“存在法律缺陷”的。

但由于预防犯罪系统的功效在电影中显而易见,加上阿汤哥义愤填膺地据理力争,很容易让观众认为克林法瑞尔代表的司法部是在故意找茬,只为了打压这个新生的权力机构。

克林:如果我们阻止,未来就会改变,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阿汤哥:事实是你阻止一件事发生,并不会改变这件事发生的事实。

两人针锋相对的言论,直接把如何用预言界定犯罪的命题摆在了观众面前。然而这场充满哲学性的争辩并没有结果,两位主角富有深度的对白也被接下来阿汤哥的惊险逃亡过程抢去了风头。

尽管电影其实通篇都带着如何界定犯罪的疑问去推进剧情,但电影的结局并没有给予一个很好的答案。阿汤哥用逃亡证明了预防犯罪系统也会出错,却不能证明预防犯罪系统无实用价值。因为预见阿汤哥的谋杀是失误,就能全盘否认之前的犯罪判决,阿汤哥的分量已经重到可以影响司法体系了吗?

如果在制服嫌疑人后加入二次判定,全方面分析嫌疑人在近段时间的行为模式,再作出犯罪界定,是否会比“一刀切”地认同系统或者否定系统会更合理?

因为阿汤哥的结局太刻意,“命题一”无法完成逻辑自治,难以引导观众进行深入思考。但“命题一”本身是十分有意思的法治问题,从中也可以一撇斯皮尔伯格并不是没有为电影设立深意。

命题二:完美制度可否靠不完美的人执行?

在克林与阿汤哥的争辩中,除了涉及了如何界定犯罪的命题,还涉及了关于完美制度的讨论。

预防犯罪系统在理论上是完美的,但却离不开人来运作。预言师是人、操作员是人甚至整个组织都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人存在各种不稳定的因素,由不完美的人去执行完美的制度,那得出来的结果会是百分之百的完美无瑕吗?

电影通过预防犯罪系统的最高领导者拉马的“黑化”给出了答案。拉马为了阻止预言师的母亲夺回女儿,雇佣了一个杀手谋害这位母亲。因为有预防犯罪系统的存在,这个杀手在犯罪前被制服了。但拉马在警察走后,身穿与杀手同样的服装,加害了那位母亲。

由于预言师存在犯罪闪回记忆,所以让拉马的行为在当时被认为是预言师对前一个杀手的犯罪闪回记忆。拉马因为对预防犯罪系统的熟悉,完成了一场完美的犯罪。

这证明了完美制度在不完美的人控制下,能产生完美的善,也会产生完美的恶。

相较于“命题一”,“命题二”在电影中的完成度较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命题一”进行了补充。但由于拉马的“黑化”属于电影的悬念,这让“命题二”不得不在电影尾声才得以揭露。

在跟随阿汤哥进行了100分钟的“大逃亡”后,观众早已等不及要见证他手刃仇人的结局了,关于完美制度与不完美的执行者这种略为严肃的讨论在此时出现,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

所以,当拉马选择吞枪自尽捍卫自己最后尊严时,大家只会觉得他是罪有应得,而并不是思考为何阿汤哥要设这么一个局去让拉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尽。

因为对阿汤哥的复仇感到期待,“命题二”的影响力大打折扣,难以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冲动。但“命题二”所蕴含的哲学理念,其实是相当值得深究的,从中引出的思考也有足够深度。

命题三:当你进入逆境时能抗住压力吗?

片名《少数派报告》是指预言犯罪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当三名预言师对同一宗犯罪的预言结果并不一致时,占少数的情况就被称为少数派报告。因为少数派报告的出现是对预言犯罪系统的威胁,所以一旦有少数派报告生存,系统就会马上将其删除,除了生成这份报告的预言师本身,不会有任何记录。

阿汤哥为了能自证清白,决定抗住逆境,绑架预言师并获取自己的少数派报告。

为了不被逮捕,他赤手空拳与全服武装的昔日队友打得难分难解。

为了不被系统捕捉,他冒着失明的风险换眼,期间吃发霉食品,遭受电击各种受虐。

然而救出预言师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少数派报告,他注定要“杀死”一个陌生人。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跟着线索顺藤摸瓜,最终找到了幕后真相。

阿汤哥在电影中面对的逆境,其实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电影希望通过阿汤哥的遭遇,让观众思考面对困境时应该用什么心态去克服困难,并以此构成了命题三。

但因为阿汤哥的主角必胜光环太重,“命题三”的困境受到了“降维打击”。毕竟比起阿汤哥在《碟中谍》里面对的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少数派报告》中的困境简直是“儿戏”。

从三个命题的探讨中不难看出,阿汤哥作为主角的表现,直接影响了观众对命题作出思考的可能性。

如果阿汤哥并没有伊森亨特的光环,大家是否会在他的受虐过程中感受到逆境抗争的艰深?如果并不是为了看到阿汤哥正义必胜的身姿,大家是否会对制度和执行者的关系产生更多思考?如果不是阿汤哥的结局如此仓促,关于如何界定犯罪是否会有更完美的定论?

“光环”太强的阿汤哥

所以,《少数派报告》的剧情太弱,我认为这和汤姆克鲁斯的“主角光环”太耀眼有关。

许多人因为“阿汤哥”的存在,把《少数派报告》当成了是一部大男主向的科幻动作片,忽略了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设置的伦理探讨问题,导致观影后觉得影片缺乏深度。

提起汤姆克鲁斯,大家必然会想起那个在《碟中谍》里一边泡美女一边去冒险的迷人特工伊森亨特。

汤姆克鲁斯帅气的形象和精湛的演技,不仅把伊森亨特“演活了”,也让《碟中谍》系列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电影ID。

然而,因为伊森亨特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导致观众把阿汤哥的印象都锁定在了《碟中谍》中,使得汤姆克鲁斯无论演什么都让人有伊森亨特的感觉。

其实,在出演《碟中谍》之前,汤姆克鲁斯还有不少经典名作,如《壮志凌云》、《雨人》和《夜访吸血鬼》等,形象多变题材广泛,并不会被拘泥在一个角色上。

但自从出演《碟中谍》之后,动作片似乎成了他固定的标签,参与的影视作品多以动作片为主。尽管在《碟中谍1》后还出演过《木兰花》和《甜心先生》这两部让他提名奥斯卡的佳作。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大,阿汤哥不仅没有在“文戏”上有所建树,反而越来越把自己局限在动作片的类型中。

是因为汤姆克鲁斯的演技在《碟中谍》后开始“退化”了吗?显然不是,就拿《少数派报告》作为例子。

阿汤哥找到疑似绑架自己儿子的嫌疑人,并得知嫌疑人已“行凶”后,身为警察的他面临开枪复仇还是按司法程序逮捕犯人的抉择。阿汤哥用微妙的眼神和表情变化把这种内心煎熬的过程表现得淋漓极致,肉眼可见的精湛演技不容置疑。

可是自从在《碟中谍》系列成为制片人后,阿汤哥已不再满足于作为演员贡献不同的演技,而是选择在动作片方向上不断加强自己的个人风格。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能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能让观众在接触同类动作片时第一时间想起他。

但凡事有利皆有弊,这个做法也会让阿汤哥的戏路受限,容易让他把所有角色都演成一个样子。同时,导演为了迁就特征鲜明的演员,也会在剧情上进行一定改编,让演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所以,即使《少数派报告》有着3个值得深挖的命题,斯皮尔伯格和阿汤哥的联手也未必能产生化学反应。尽管斯皮尔伯格并没有“江郎才尽”,但在阿汤哥强大的光环面前,他的才华似乎还是“不够看”。

更有意思的是,在2005年他们两人再次携手合作了电影《世界大战》,结果口碑更加差,似乎也是证实了上述观点。自此之后两人再无合作,各自安好。

尽管如此,我认为《少数派报告》是一部仍然有挖掘潜力的科幻片,大家不妨一看。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斯皮尔伯格与阿汤哥合作的《少数派报告》有什么看法?你认为阿汤哥个人风格太强会影响他的戏路吗?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点。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一木支危楼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

游戏

《一次机会》完美结局剧情解析(一):Niko再见,你该回家了

2020-8-30 18:08:50

游戏

电影游戏文化第二期:黑手党

2020-8-31 0:08:17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