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用建筑在大地上重现天空的故事

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学主题博物馆上海天文馆在7月1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远古时代,大地一片荒芜,人类文明如晨光熹微。早在那个时候,古老的天文学便已诞生,我们的祖先通过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直至今日,中国的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祝融号”在火星表面持续工作……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下探索太空的脚步,在不同的时空里坚定求索着那片充满未知的星空。

现在,宇宙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

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学主题博物馆上海天文馆在7月1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上海天文馆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滴水湖附近,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距离上海市中心将近70公里。尽管自驾车出行都要花上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漫漫长途依然无阻市民对天文馆的热情和好奇。据悉,开放首日预约者就达到了6000人,瞬时客流达到了3000多人,场馆内外一度排起了长队。而最吸引游客蜂拥前来“打卡”的,除了各项结合了高新科技的沉浸式科普策展之外,莫过于场馆自身震撼的建筑之美了。

上海天文馆。资料图

上海天文馆的建筑外形借鉴了宇宙运行的基本原理,摒弃了直线或直角的元素,以真实地反映宇宙的几何形态和天体运动的动态能量。设计师借由天文馆外立面的弧形外观、螺旋形绿化带等,抽象出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由引力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运动轨迹。

整座天文馆及其三大建筑元素——圆洞天窗、天象厅球体和倒转穹顶,意在诠释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

圆洞天窗位于天文馆主入口处,阳光穿过圆洞时会在地面形成光斑,并且随着太阳在天空的移动而移动,使得整个建筑成为了一件“大型天文仪器”,可以记录下时间的流逝。而天象厅球体则参考了宇宙的原始形状,球体顶部嵌在天文馆较低裙楼的屋顶之上,通过减少可视的支撑结构,使之如悬浮于地面,犹如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的新星。倒转穹顶位于天文馆中庭的顶部,采用了一个巨大的倒置玻璃张拉结构,让置身其中的游客可以摒退周围一切喧嚣,专注于仰观天空,静思宇宙。

而为上海天文馆巧思出这个建筑设计的,是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它成立于1963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积累了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罗斯地球与太空中心”、布鲁克林博物馆入口展馆及广场、犹他州自然历史博物馆等丰厚的大型公共场馆设计经验。

2014年,在上海天文馆征集国际方案的竞标中,Ennead的设计合伙人Thomas J. Wong提出希望从物理学经典的“三体问题”中汲取灵感,打造一个“可以将天文馆的功能和建筑实体完全融合的存在,让建筑本身兼具教学意义。”这个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最终帮助他们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

日前,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合伙人、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会员Thomas Wong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下简称为“《21世纪》”)的专访。“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认为,建筑是一项公民事业,其影响远超具象的建筑所在的物理范围。建筑有机会——实际上是有责任,主动和正面地塑造我们的城市和社区的毗邻地区。”对于这次爆红网络的上海天文馆设计,他认为,从更高的层面看,博物馆设计的核心挑战之一是打造定制的物理空间,但不仅是要满足使用方的功能和设想中的目标,还要从外部建立起属于建筑自己的独特身份。“博物馆既要激发人们参与其中的兴趣,同时也应该成为地方社区的独特地标。”

《21世纪》:开始设计上海天文馆前,您是如何理解这一建筑需要的空间和将要实现的功能呢?

Thomas Wong:虽然竞标简报对博物馆的规划和功能需求做了相当具体的描述,但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座建筑在营造游客体验的过程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早期在罗斯地球与太空中心等项目的工作中了解到,设计一个强而有力的、鼓舞人心的空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扇通往宏大宇宙的“窗口”。

上海天文馆需要体现作为上海科技馆分馆的身份和使命,还要在城市中定义一个全新的标志性文化机构。让人们通过在这座建筑内接触到实际的天文现象,激发不同年龄履历的游客的好奇心,邀请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宇宙。我们很早就认识到,这座建筑需要体现中国在天文科学上拥有的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既要与过往的成就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如今中国在太空探索计划上的雄心壮志描绘出蓝图。我们想做的是鼓励人们再次仰望天空,唤醒他们对天空的好奇心。

《21世纪》:您认为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跟美国或其他国家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Thomas Wong:虽然我认为建筑市场现在是一个全球性的业态,但在中国工作的一个显著差异是,中国市场对项目的可能性和潜力会持有非常乐观的心态。中国对雄心勃勃的设计创意和来自全球的建筑人才十分欢迎,同时也很关注项目完成的速度和建设大型的新城市等。我非常欣赏的是,中国围绕城市发展作出了相对整体和综合的思考,基础设施、交通、停车场和未来的扩张等方面的规划都纳入了考虑。

像上海天文馆这样的建筑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不一定能造得出来。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建设同样一个场馆,成本很有可能会成倍增涨。而中国正处于对新的文化设施十分渴望的爆炸式增长阶段,希望在全球范围内以文化中心的身份与其他对手一竞高下。因此,建设这样一个全新的、专门用于天文学科普的博物馆的机会是前所未有的。

在西方,大多数此类场馆都会被整合到早已建好的建筑物里,许多大型的资本项目还需要部分地或完全地依靠慈善事业的资金支持,所以很少额外新建场馆。所以可以从头开始设计这样宏大的项目机会罕有,因此也激励着我们为这座建筑考虑到未来的方方面面,以及它对上海、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21世纪》:风格没有好坏,但是建筑有好有坏。您如何评价一座建筑设计得好不好呢?

Thomas Wong: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人类创造“建筑”的本源,也是一个经常存在着激烈分歧的问题。你的问题中暗合了一个我认同的前提,那就是:建筑风格,或个人呈现出的建筑语言,相对于建筑的本质概念而言,是次要的。

清晰、简洁和独特,是评估一件建筑设计作品的第一步。建筑师在此基础上,将个人的建筑风格融合其中,才会把一座普通建筑提升到伟大建筑的水平——例如安东尼·高迪的作品。但对我个人来说,我进行批判性评价的时候,会试图了解这个项目的根本需求有哪些,设计提案中是如何处理这些需求的,以及从整体建筑形式到组成装件细节,各个维度上的执行程度成功与否。

《21世纪》:您认为未来的建筑设计会出现哪些新趋势?

Thomas Wong:建筑的未来将与人类的未来更加交织:新兴技术互相结合,并迅速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我们也更关注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影响。这意味着建筑师要探索新的材料、技术和建筑组件,它们由可再生材料制成,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碳含量,建筑业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个主要的城市问题涉及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保护和现有建筑的功能优化再利用。随着全球的人口增长,我们需要意识到要平衡好城市的扩张与保护地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有一块尚未开发的资源土地,那就是每一栋建筑的屋顶,它们可能是开发成为城市耕种农业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的“潜力股”。虽然最终我们的城市可能会拥有更为密集的人口,但希望仍将有足够的城市开放空间和景观公园来相互平衡。

(作者:梁信 编辑:洪晓文)



生活

影评丨《孤注》:那些“不值一提”的伤痛

2021-8-19 16:02:49

生活

中国百强区发布:前十强广东独占八席,27个城区GDP超2000亿

2021-8-19 16:02:54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