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道行义,红魂立德

半月谈记者 李惊亚 刘智强

走在贵州遵义的大街小巷,“遵道行义”四个大字时常出现。“道”谓天下通行之路,“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是否正确,取决于“义”是否合宜。

据考证,遵义这个地名最早见于唐贞观年间,最初是播州的一个县名。近代以来,遵义之盛名,不仅因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铸成了“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不朽丰碑,还因为一代代遵义人民承袭着“遵道行义”的精神密码,在307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动诠释着这座城市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红军菩萨”

黔北遵义,大娄山山脉从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乌江与赤水河从两侧流过,造就了地形起伏的险要地势。

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建筑临街而立。86年前,就是在这幢建筑的二楼召开了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上纠错谋新,重识革命道路,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党在政治组织和军事战略战术上实现逆转、走向成熟。

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进城前,红军总政治部专门下发文件,一边要求红军战士严守纪律,对群众秋毫无犯;一边大力宣传红军不收苛捐杂税、主张抗日。当红军大部队出现在遵义城边的丰乐桥桥头时,大批居民挥舞着三角小旗,在“噼噼啪啪”震天响的鞭炮声中,热烈欢迎红军队伍进城。

“红军不打人不骂人,把地主的粮食和房子分给老百姓,我觉得这支队伍很好,愿意跟着红军走。”在遵义参加红军的李光生前回忆说。他中午参军,当天下午便为了保卫正在城内召开的遵义会议打了一仗。

“遵义人坚信,红军是穷人的队伍。”遵义市长征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先荣说。正因如此,不少遵义群众为红军带路、送情报、抬担架,有的为红军印刷文件、布告、宣传品,为红军抢修枪炮等,有的自愿加入红军队伍中。

在桐梓县,100多人昼夜为红军碾米20多万斤,十多名缝纫工人和几十名辅助女工,自带缝纫机为红军赶制军衣3000多套。启明电灯公司工人焦伯忱被红军宣传的主张所感染,瞒着老板悄悄给红军送去100多斤漆包铜线,解了部队通信配件匮乏的燃眉之急。

红军山上的“红军菩萨” 李惊亚/ 摄

红军与百姓相处和谐融洽,在当地留下了不少触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时至今日,在遵义的红军山上,一尊红军卫生员怀抱“干人”(即被反动派压榨快要榨干的人)孩子喂药的雕像巍然屹立,前来纪念的游人络绎不绝,“红军菩萨”的传说被遵义百姓津津乐道。

“红军菩萨确有其人。”黄先荣说,红军长征来到遵义时,发现这里的“干人”缺医少药,恰逢红三军团5师13团卫生员龙思泉,凭借精湛医术为乡亲们看病,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一次,他外出给百姓治病,回来时发现部队已经执行紧急任务转移,在追赶队伍途中惨遭敌人杀害。乡亲们含泪将他安葬并取名“红军坟”,时常来祭奠寄托哀思,盼望红军早日归来。

2019年3月,展现遵义会议前后历史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遵义汇川区团泽镇卜台村拍摄时,当地村民敲起腰鼓,挑着水果、蔬菜、鸡蛋,自发前来拍摄地慰问。抬在最前面的大红标语格外动人——“欢迎红军再回家”。

信念

走进位于习水县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一座座仿制土墙上粉刷着红军长征时期的口号、标语,令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把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远远甩在身后。

这里有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长征出发时,红军指战员每3人才有一支步枪,每支枪不到50发子弹;轻重机枪,平均每挺约300发子弹。湘江之战后,部队弹药所剩无几。到达遵义地区后,每支枪平均只剩3发子弹。

而此时,国民党40万重兵正急速包围而来。红军用“每支枪3发子弹”的装备,几乎是赤手空拳,与配备飞机、大炮的敌人展开搏斗。在贵州的深山密林中,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每天还要面临严酷的环境和断粮等生死考验。

若问,一往无前的勇气来自哪里?答案是:信念。一名跟随红军行军560天的英国传教士写道:“中国红军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前所未有的。”

今天,沿着习水县土城古镇的老街行走,穿过女红军街的小巷,便到了当年红军一渡赤水河的一个渡口。远远望去,大桥飞架,当年的乱石荒坡,如今早已物阜民丰,人们安居乐业。

红军三渡赤水的渡口,位于酒香四溢的仁怀市茅台镇。当年赤水河畔那棵发了新芽的黄桷树,如今枝繁叶茂,它的旁边,一座纪念塔高高耸立。赤水河两岸楼房林立,河上2015年建成的迎红桥,仿照红军渡河时的木板桥,踩在上面吱呀作响。

红军百折不挠的信念成了遵义人的精神信仰。在四渡赤水纪念馆,一支由退休老人和纪念馆工作人员组成的艺术团,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演唱《长征组歌》,保留曲目是《四渡赤水出奇兵》。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赤水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桐梓县九坝镇山堡社区,86年前红军在这里战斗。山堡社区海拔1380米,过去是苦寒之地,碰到不好的年景,老百姓只能外出逃荒要饭。57岁的山堡社区居民杨道前,早年靠拉废旧房屋材料到重庆贩卖为生,去重庆要一两天才能到。如今,路修通了,重庆来山堡社区一路高速,2小时即达。凉爽的气候、植被繁茂的生态环境,加之浓郁的红色文化,使这里变成了“聚宝盆”。

“红军虽然离开了,但把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留在了这里。”杨道前说,“大家都知道,只有加油干,才有好日子过。”

从头越

位于遵义汇川区和桐梓县交界处的娄山关,是大娄山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1935年2月下旬,红军攻占娄山关,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毛泽东在诗篇《忆秦娥·娄山关》中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红军每到一地,都要开仓济粮。“太阳出来暖洋洋,红军来了不纳粮。又分钱来又分米,‘干人’有了救命王。”鱼水情深的故事至今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传唱。“共产党人就是要为群众谋福利!”这份承诺重若千钧,也是始终摆在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面前的考题。

播州区花茂村,过去叫“荒茅田”,直到世纪之交,这个贫困荒芜的村寨还是处处土墙茅草房。“外面风有多大,屋内风就有多大”,在村民王治强记忆中,每年冬天村民都要在家中的墙上钉杉树皮来抵御寒风。

贵州遵义正安县吉他广场,这个县每60 个人里面就有1 人从事与吉他相关的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增收难、留人难、村容差,深深的贫困曾让“荒茅田”的年轻人一波一波出去闯荡。20世纪80年代初,王治强就到省外打工,奔波了30多年,回来后,发现家乡变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村里修通了几条大道,一栋栋民居拔地而起,一座座温室大棚林立田间,一条条通村路、串户路连接着家家户户。

柏油路、小青瓦、转角楼、白粉墙、雕花窗……“荒茅田”变成了花繁叶茂的花茂村。产业进来了,游客进来了,王治强回到家乡开起了“红色之家”农家乐。

到过桐梓县黄莲乡,就不难理解“为啥这里的百姓都想往外奔”。一年中8个月阴雨连绵、大雾笼罩,3个月大雪封山、无法出行。

在道竹村村民孙文财记忆中,去学校要走4小时山路,最近的集市要走6小时。“一双解放鞋,磨掉了一半,露出5个脚趾,放学回家的路上冻到失去知觉。半年出去赶一次集,就为买点盐巴。”

精准扶贫政策让黄莲乡换了人间:10条通村路、17条通组路串起村村寨寨;方竹、蜂蜜、中药材等山珍产业红红火火;30多家乡村旅馆、农家乐风生水起生意兴隆。“苦甲之地终于尝到了甜蜜的滋味!”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市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1.38万人,先后实现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871个贫困村出列,告别千年绝对贫困,实现了亘古未有的新转折。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始终是遵义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文娱

当你购买盲盒时,你在购买什么?

2021-3-2 12:12:02

文娱

首批向全国推荐40种经典古籍及其179个优秀整...

2021-3-4 12:17:59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