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的故事或许不会出现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

在《中国合伙人》里,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在毕业后都各自有自己的际遇,直到成冬青发现搞特色英语补习班有前途,才把另外两位兄弟拉过来一起创业。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不难看出当时的大学生都比较保守。

哪怕是思想最前卫的孟晓骏,在毕业后也只是想在美国找一份高薪工作走向成功,完全没有毕业后自己创业的打算。

虽然这离不开孟晓骏家族留美传统的影响,但也确实能反映出当时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主动创业的念头。

但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及电商的兴起,当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把毕业后找一个好工作当成唯一的出路。

根据统计,自疫情以来,每天有4万人在网上开店,网店店主平均年龄降至25岁。

这意味着以95后为主体的中国年轻人已经成为电商创业的主力人群,大量年轻人一毕业就开始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创业。

为什么互联网平台和电商的出现会让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变化这么大?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打通了个人与消费市场的阻碍,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可以直接面向市场展现自己的价值。

试想一下,如果成冬青在毕业后可以在网上举办英语补习班,他还需要在找不到场地时而被迫去肯德基教学吗?

显然不需要,他只要在网络平台注册成为内容创作者,就可以把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制作成课程发布出去,并在平台的推荐下自动获得受众。

只要内容优质,就可以吸引到属于自己的一手生源,不用贴小广告,更不用爬路灯杆。

不过这样一来,成冬青是否还有可能和孟晓骏创办新梦想呢?

估计希望就比较渺茫了,一来成冬青的格局其实并不大,当初他之所以会拉拢孟晓骏和王阳,是因为清楚自己一个人无法服务海量的生源。

当孟晓骏加入后,成冬青的格局不足就凸显了出来,在企业发展及管理上他明显跟不上孟晓骏的步调。

虽然在合作初期这种矛盾并没有激发,但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格局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合作的分崩离析。

如果成冬青一开始就有互联网的帮助开办补习班,他只会在办学上做到自己的极致,并不会想到要拉拢王阳和孟晓骏创办企业。

二来孟晓骏如果有了互联网的帮助,也不会沦落到低谷期要在美国帮别人洗盘子。

孟晓骏是一个浑身才华的人,他之所以在美国不受重视,很大原因是缺乏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他在一个充满歧视的环境根本没法发挥自己的真才实干,当他回到信任的朋友身边,马上就如鱼得水。

在互联网尚未兴起时,孟晓骏就意识到互联网能对所有行业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向成冬青提出要发展互联网教育,更何况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代?

聪明的他必定会在信息爆炸的洗礼下掌握更多信息,放弃毕业前往美国生活的打算,并身先士卒投入到互联网创业中,哪里会等成冬青抛来橄榄枝呢?

网络平台无疑能让大学毕业生更直接地向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中国合伙人》发生在当代,成冬青应该不能和孟晓骏创办新梦想,故事就自然不会发生了。

但每件事物都存在利弊,网络平台在为大学生创造便利时,也在增大同行竞争。当大家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类似的价值时,只有真正优质的内容才能脱颖而出。

如今浩浩荡荡的大学生网络创业大军,要在残酷的同行竞争中站稳脚跟,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其实并不比去任何一个公司打工的要求低。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应届生成互联网创业主体,《中国合伙人》在当代能否再现?”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一木支危楼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

游戏

【魂学06】不死人的枷锁与人类的诅咒

2020-8-31 12:02:37

游戏

从头至尾体验溺水的感受,《sortieenmer》游戏鉴赏

2020-8-31 12:02:39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