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巨亏危机缓解了?调查:头部仍在挣扎 集体反思策略局限性

财联社(北京,记者 黎旅嘉)讯,得益于市场信心持续提振,上周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走强,在此背景下,私募全行业也迎来一轮小规模的业绩回暖,量化私募也不例外。

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2月,量化各策略的平均收益均收得正值,其中股票量化策略业绩恢复明显,2月的平均收益达到了3.33%,近一年的平均收益升至13.54%。多以股票为重点配置对象的量化多策略也受益回暖,单月平均收益达到了2.12%,居第二位。相比之下,由于商品期货的行情略有降温,管理期货量化的表现稍逊于上月,单月平均收益录得1.24%。

虽然,量化各策略业绩修复趋势明显,但在量化私募机构方面,幻方、九坤、灵均等头部机构也有部分产品净值有待进一步修复。其中,幻方量化在Wind有业绩展示的189只量化产品中,有62只产品的最新净值低于1元。这也说明这轮始于去年的私募回撤危机还没有消退。

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强调,任何策略都有周期性,而量化机构的规模也需要与策略容量、投研能力、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相匹配。

量化私募阶段业绩回暖

今年以来,绝大部分百亿私募未能实现正收益,量化私募则面临策略失灵等问题。不过,经历了大跌后,市场有所反弹。过去几天,A股三大股指齐涨,港股和中概股也一度强势上扬。在此背景下,私募全行业迎来一轮小规模的业绩回暖,量化私募也不例外。

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2月,量化各策略的平均收益均收得正值,其中股票量化策略业绩恢复明显,2月的平均收益达到了3.33%,近一年的平均收益升至13.54%。多以股票为重点配置对象的量化多策略也受益回暖,单月平均收益达到了2.12%,居第二位。相比之下,由于商品期货的行情略有降温,管理期货量化的表现稍逊于上月,单月平均收益录得1.24%。

事实上,自2018年起,量化机构在规模方面显著提升并争抢各大代销渠道,吸收了大量外部投资资金,晋升为A股的主要参与力量之一。在量化私募激进扩张之后,去年下半年颓势开始凸显。进一步来看,此轮量化私募的回撤是从2021年9月下旬开始的,主要叠加了指数的回撤及超额的回撤。

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A股波动加剧,市场环境剧烈变化,多个行业板块出现巨大反转,极端市场行情下,市场也不时曝出量化私募旗下产品巨亏的消息。

业内人士强调,任何策略都有周期性,量化类的策略特别是指数增强策略在2021年的前三个季度表现非常强势,也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追捧。任何一类策略被大量的资金追捧的时候,往往是此类策略阶段性的顶点。

千象资产也认为,量化投资是一类性价比较高的策略,但不是万能的策略。目前量化私募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交易拥挤、策略短期失效等带来的阶段性超额收益下滑。按照国外经验来看,随着量化机构的规模和占比不断提升,量化类产品超额收益下滑的趋势是确定的,过往每年年化三四十的超额是不可持续的。

千象资产补充说,规模是业绩的天敌,许多优秀的管理人因为规模过快增长而带来业绩下滑。对于量化类的管理人来说,一方面要加大投研投入,提升策略、因子的丰富程度,尽可能地降低策略的相关性,使得策略的迭代能够匹配规模增长;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现实的做法,克制自己短期内对于规模增长的渴望,于个别阶段适当封盘,让规模增长更加线性一些,以此降低对于策略和产品运行的冲击。

业内反思策略局限性

面对A股的震荡调整,当下,越来越多的头部私募管理人开始反思单策略的周期局限性问题。

如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表示,面对异常复杂的市场环境,主观多头产品的局限性开始显现。“股票多头策略和对冲策略是各有优劣的两类产品。多头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股票是长期回报最高的大类资产,长期持有可以获得较好的基础收益,但最大劣势在于有些时候靠天吃饭;对冲产品的最大优势则在于不存在所谓的系统性风险,命运掌握在管理人自己手中,但劣势在于没有基础收益。如何在复杂的市场中获取收益?需要利用哪些新的工具?掌握哪些新的策略?这是仁桥资产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针对量化行业竞争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量化机构的规模也需要与策略容量、投研能力、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相匹配。

有业内人士就强调,在市场形势不好及震荡的行情下,相对于其他投资策略,量化投资的优势更能够凸显,尤其是量化对冲等追求绝对收益的策略。但私募管理人的业绩与规模也有很大的关系,需要特别注意管理人的规模对于业绩的影响。不过,私募的各种策略表现需要一个观察周期,如果观察时间太短,则策略效果有很大的随机性,这个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导。

百亿私募宽投资产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采用稳步发展策略,规模增长相对克制,一方面,希望规模的增长与策略的更迭、算力的提升、人员的储备等相匹配,给投资人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另一方面,不以快速扩充规模为目标,注重风控,追求业绩的持续稳定性,今年以来在基金发行遭遇冰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管理规模依然保持净增长,主要源于公司策略的稳定性较强,在极端行情下体现出对抗回撤波动的能力。

而日前,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称开发出了监测策略拥挤的新模型。据悉,该监测策略拥挤的新模型是整个策略模型里的一小部分,市场上有一些量化行业公认的风险因子,通过模型监测此类因子,如果发现拥挤,就在策略里降低因子的权重,因为量化行业去年规模扩张的很快,量化私募数量也很多,造成市场上策略会出现同质化现象,策略拥挤,从而导致超额收益下降。

降仓行为是行业普遍现象吗?

相比于主观多头策略,量化私募机构间的竞争更为直接和激烈。而量化投资行业进入的门槛也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目前A股市场中量化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占比仍相对较小,只要进步的速度快于市场平均水平,依旧能在多变的A股市场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

近期,有消息显示部分量化私募有降仓行为,头部量化机构明汯投资解释,不排除是被动降仓——客户赎回或触及预警线等。但这不是量化投资自身问题,而是当市场波动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可能做资产管理的机构投资者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据我们所知,国内主流量化私募管理人在今年市场波动期间,均没有主动降仓”,明汯投资表示,“这主要是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及对自身策略的信心。”特别是量化多头系列产品本身就是满仓策略,这与海外以对冲产品为主流所不同,国内主流量化产品是量化多头,策略特质之一就是满仓,这条主流产品线恰恰是市场做多的中坚力量。

明汯今年市场波动下,叠加自认购(明汯投资公司自有资金本身常态化跟投),公司产品整体上是处于净申购状态。(近一年明汯并没有在渠道大规模募资,2021年下半年后和合作伙伴主推的基本以2年期封闭产品为主。今年以来明汯相对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赎回压力和消化规模压力)

此外,面对市场回调,不少头部私募也纷纷出手自购,用真金白银来表达对市场长期看好的信心,与投资者一起共渡难关。

此前,量化巨头九坤投资公告称,决定自3月18日起,采用每月定投的方式,以自有资金申购旗下股票型资管产品。每月定投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定投周期为3年。即总共将斥资3.6亿元自购,而这是九坤今年以来第二轮自购。1月28日,九坤曾宣布1亿元自购。

不少私募表示,中长期看,市场已处于底部区域,尤其中证500指数更是处于99.41%的历史极低估分位,具备良好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有观点就认为,这或意味着,私募机构有望打响了新一轮自购潮。

再论量化投资是否助涨杀跌

每一轮市场调整,总有矛头指向量化投资对股市的助涨杀跌。

结合海外市场的文献和实践,以及国内A股市场的文献和实践结果来看,明汯投资认为,随着量化投资比例的提升,股票市场的波动率呈下行趋势。从个股来看,随着量化投资参与度的提高,股票连涨和连跌的概率也在降低,这也是市场有效性的体现。

特别是当资金拉高股价的时候,由于缺乏做空机制,没有机构资金来平衡股票价格,量化投资的兴起补充了这个空白。明汯投资从另一角度分析了量化投资的市场作用,即由于量化机构持股数量较多,且较多持有中小股票,当发现有持仓股票偏离合理价格时,会倾向于卖出持有的股票,从而抑制股价的上升,降低股票的波动率。

明汯投资的另一个观点就在于,随着量化投资占比的上升,中小股票的价格有效性大幅提升。以明汯为例,公司的买卖信号和过去股价涨跌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当股价从偏离合理价格的方向向合理价格方向运动的时候,我们买卖单子的方向会和过去涨跌方向相同,当股价从合理价格向偏离合理价格的方向运动的时候,我们买卖单子的方向会和过去涨跌方向相反。而且从逻辑上而言,当在一个错误方向上交易的时候,越多的交易导致越多的亏损。

财经

多方表态 香港的虚拟资产监管体系呼之欲出

2022-3-24 18:26:00

财经

全民健身政策推进,体育产业迎利好,哪些标的可掘金?机构推荐两条赛道

2022-3-24 18:35:06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