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同修馆长谈山东博物馆的特色与发展

历史画卷描绘时代新颜

山东古韵敲响时代强音

——郑同修馆长谈山东博物馆的特色与发展

文/文亦清

郑同修,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兼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山东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等职务。

从四五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至今,从“沂源人”到现代人,山东大地上孕育了无数光彩璀璨的文明:清晰的史前文化发展谱系,齐、鲁文化传承延续,儒家文化的诞生与发展,都赋予这片土地更深厚的文化蕴藏。寻文化根脉,溯文明渊源,我们走进博物馆,通过展览、文物穿梭时间长河,看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的自然印记,探寻技术革新、朝代更迭的历史脚步。随着时代发展,群众对于博物馆的诉求不再局限于“文物陈列室”,博物馆在传达历史声音中应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时代潮流中如何定位与发展是大众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采访了有近四十年考古工作经验的山东博物馆馆长郑同修。

延绵历史画卷,传续山东文化 

郑同修从事田野考古与考古学研究工作多年,当前山东博物馆的展览文物中,就有很多是他当年亲手挖掘的。考古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支撑,也为中华文化的追溯提供了历史材料。从考古工作跨界到博物馆,郑同修这样描述这两个行业:“现在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已经成为两个独立的学科,考古的基本职能是调查、挖掘与研究,而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是宣传和教育。”

谈起山东博物馆的特色,其场馆的体量和设计最为人所熟知。山东博物馆作为国家博物馆之外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以方和圆为基本设计要素,体现出圆方互容、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理念。而相较于恢弘的建筑,郑同修认为史不断代的文物藏品和清晰的文化脉络是山东博物馆更为核心的特色。从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从后李文化到齐鲁文化,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在山东考古遗迹中得以清晰展现。

谈起山东文化的高光时期,郑同修认为,山东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辉煌璀璨。“经过历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山东目前是我国史前文化脉络最清晰的区域。从距今约四十万年前的‘沂源猿人’,到距今5万年前的新泰乌珠台人、包括动植物化石,以及距今万年以上的细石器遗存,我们都有实物证据。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山东地区的古代文化延绵不断。特别是进入新石器时代,不断有重要的考古发现,目前已经建立了后李文化(距今8400年—7700年)、北辛文化(距今7300年—61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100年—4600年)、龙山文化(距今4600年—4000年)、岳石文化(距今4000年—3600年)的发展谱系。近年来,我们又在沂源扁扁洞发现了早于后李文化的遗址,将山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上推至距今万年左右。”

“进入历史时期直到今日,我们的文化延绵不绝。”对于山东历史,郑同修如数家珍。夏商两代,山东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碰撞与融合促进了华夏族文明的最终形成。山东博物馆馆藏万余件甲骨,在全国博物馆中名列前茅,文字记录还原了当朝人的生活,讲述着民族文字的起源。西周时期,山东大地上齐、鲁两国分封,因此山东号称“齐鲁之邦”,“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也是被秦国最后吞并的国家,历史上被称为东秦,国力强盛。”发达的冶铁技术,先进的社会制度,百家争鸣的文化交流,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齐文化,郑同修介绍道:“齐文化的形成、与东夷文化的关系也是当前学者们讨论和研究的热门课题”。在秦朝及之后朝代中,山东虽再无都城,但也有许多的重要考古发现。如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被誉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的汉代画像石等。清晰的文化发展脉络和丰富的考古遗存讲述着山东大地上的文化故事,山东博物馆也用文物为观者展现出一幅不断代的历史画卷。

讲述文物故事,承担教育使命

博物馆以展览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文物,但却不以举办展览为最终目的。郑同修认为:“博物馆的职责,是宣传和教育,展览只是一种手段,是宣传和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博物馆宣传什么?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宣传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博物馆要通过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通过研究和展览让社会看到文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并通过这些文物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达到公共教育的目的。”郑同修解释道。宣传的第一步,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在过去几年中,山东博物馆通过印制宣传册、多种网络宣传,举办特色展览等方式,让游客“走进来”;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让博物馆“走出去”,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组织主题展览,开展特色课程,为群众送去文化大餐。宣传的第二步,是让更多的人读懂博物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是每一个文博人的责任。“一件文物就是一大串故事,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不在于文物的堆砌,而是要发掘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在考古工作中,郑同修挖掘文物,以文物探究历史;在博物馆工作中,郑同修主张挖掘文物故事,以故事讲述文化。“吸引观众的不是文物本身,而是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价值。”郑同修认为,不论宣传还是教育,都要将文物的故事传达出来,让观众读懂文物。

博物馆的发展不仅需要博物馆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当前博物馆接待的游客中,大多数人都是走马观花。对于这样的现状,郑同修分享了他经常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探索解决方法:如果我是一个普通观众,我想看到什么,我能看懂什么?以此体会观众的需求。走进博物馆,作为考古人的郑同修对文物感到无比亲切,那如何让观众也与文物产生共鸣呢?他提出了讲好文物故事的思路:一是文物展览的背景墙可以增加介绍内容。“通过文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器物之美,文物的生产过程、所用材料、造型设计都包含着对应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当时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军事科技、制作工艺等等,都是文物背后的故事,是我们研究和挖掘的内容”。郑同修将考古研究思路带入文物展示,希望观众跟随专家思路,以文物为钥匙穿越时空,读懂故事和历史。二是展览讲解人员的培训。博物馆要提升展厅讲解质量,对重点文物进行重点解读,挖掘文物故事中的趣味点,结合参展人员不同的年龄背景、知识层次给予不同的讲解,寓教于乐,实现教育目的。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录,对文化的了解和认可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博物馆要通过文物展览和讲解,让群众了解民族历史,认可中华传统文化,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推动博物馆活化,强化理念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时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文物活起来”日渐成为文博事业的导向,文创热潮中,郑同修更关注产品的实用性,“文创产品的社会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文创是宣传的工具,是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群众生活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赚钱的工具。”在让博物馆活起来的探索中,山东博物馆的天风海涛琴借助5G技术与战国编钟带来了跨越时空的协奏,数字展示与云教育服务项目扩宽了教育活动渠道,“云探国宝”云平台直播向更多观众介绍了齐鲁瑰宝的秘密。

随着时代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对博物馆的文化宣传和公共教育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郑同修看来,推动博物馆发展首先要加强意识建设。博物馆功能提升非一日之功,让每一个博物馆人认识到通过加强科研讲好文物故事、做好文化宣传、开拓公共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未来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基石。

在博物馆活化之路上,山东博物馆有怎样的发展规划?郑同修认为首先要做好展览。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产品,山东博物馆首先要讲述好文物故事,加强展览设计,优化展览陈列,让文物更加有趣、生动地活起来,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展览效果。加强科研创新是文物活起来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博物馆要以人才为本,创新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通过考古专家、修复专家、陈列专家等一系列专家队伍,深度挖掘文物故事,打造让所有人喜欢看、看得懂的展览,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宣传与教育功能,从而提升山东博物馆行业地位。同时山东博物馆要发挥领头羊作用,通过山东省博物馆联盟、全省的博物馆馆长座谈会等形式调动山东博物馆行业力量,统筹规划山东现有文物资源;沟通联合考古机构,共同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促进文博事业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的建立发挥应尽力量。

博物馆就像城市的历史书,记载着这片土地上诞生的璀璨文明,承载着人类生活发展的轨迹,山东博物馆以其不断代的历史画卷讲述着山东故事,用时代技术让历史古韵回响成时代的强音,让中华传统文化在齐鲁大地上传播和延续。郑同修将考古科研思维带入博物馆行业,考古与博物馆的结合将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山东博物馆将以“走进一个馆,了解一座城,建设一座馆,共筑中华梦”为目标,砥砺前行,走进博物馆发展新时代。

文娱

品味好节目,滋养宅时光

2020-6-11 8:00:00

文娱

探索智慧媒体深水区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大舜云...

2020-6-13 0:06:07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