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建议在家也不要形象过于潦草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今天说,疫情已经两年多了,大家已经经历过相似的冲击多次了,已经总结了很多有用的心理调适经验。他建议,即便每天只能在家里、在小区里,也不要在形象、作息等方面太过潦草。 

根据东方网报道,谢斌在上海今天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次疫情跟以往相比,对心理方面的冲击主要跟生活受到影响有关。而不同的人群,生活受影响是不同的。

他说,对于普通市民,无论在“决赛圈”内外,心理调适有四个重点:有盼头、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 有盼头,就是把不确定转化成确定性;了解防控的各种要求,包括如何去测核酸、如何居家办公、上网课等,心里有底就可以大大减轻焦虑情绪。

有放下,就是要学会接受现实,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很多事被耽误了,很多熟悉的规律要调整了,肯定心烦。与其抱怨抵触,不如顺势而为,给生活做个减法。不要纠结浪费了多少天,长胖了多少斤,孩子被耽误了多少学习。只要静下来,学会享受慢生活,享受极简生活,享受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日子,哪怕每天就是发个呆,也一定会有收获。

有自律,就是即便每天只能在家里、在小区里,也不要在形象、作息等方面太过潦草。神清气爽的状态不仅是对自己平衡饮食、规律运动、科学睡眠、平和心态的褒奖,也是对家人的爱护和激励,让居家生活能够有朝气。自律,也包括遵守防控相关要求。 

有念想,就是无论当下多不方便,也要憧憬未来,想象幸福的时光,并且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像有的网友说,这次疫情以后要报复性上班、报复性消费,当然还是要考虑健康放在首位。怀着念想,可以在当下把每天作为蓄积力量的机会,为美好未来一点点做好准备。

谢斌还说,面对这些天新增感染者人数比较多,一些市民朋友可能也会产生两年前那种恐慌紧张情绪。这是正常的反应,因为紧张起来了,所以大家都越来越配合防控要求、都愿意打疫苗了。但大家确实用不着过分恐慌。只要想想:两年下来,对这个病是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是否不断更新了对付它的办法?诊断治疗的质量、尤其是效果是否已大大提高? 如果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就把专业的问题放心交给专业人员去考虑、去做。

谢斌说,今天大家都是在春天里,尽管遇到一点点“倒春寒”不要担心,上海之所以叫“魔都”,就是它总能化解掉各种各样的难题,在打怪中能够升级。
 

中国

下午察:东航空难是对中国航空业的又一重击?

2022-3-22 21:31:38

中国

台湾东部夜间连续地震44次 最高6.6级

2022-3-23 7:31:37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