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实施全美最严堕胎禁令,大企业为何集体沉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王品达

近年来,美国企业对社会议题的参与越发积极,在投票权、种族、移民等议题上均积极发声。但是,在上周最高法院维持了德克萨斯州的堕胎禁令之后,美国的大企业却集体沉默。

德州的反堕胎法案是美国近年来最严格的堕胎禁令之一,相当于几乎全面禁止了堕胎。法案规定,怀孕六星期之后就禁止堕胎,即使是被强奸或乱伦也不能豁免。法案还允许任何个人起诉帮助堕胎者,甚至运送女性去堕胎的Uber司机也会被起诉。如果胜诉,原告将获得1万美元的赏金,诉讼费用也无需本人承担。

最高法院下达判决之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要媒体联系了美国的数十家大企业,得到的回应则是反常的沉默。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麦当劳、普华永道等知名企业,以及美国航空、戴尔等总部设在德州的大企业均未予置评。

这与此前美国大企业对社会问题的积极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早些时候,以佐治亚州为代表的一些南方州出台了限制投票权的法案,为选举投票设置各种障碍,以降低黑人等民主党支持者的投票率,并将选举管理权更多地赋予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

该法案一经公布,就在美国商界引发了强烈反弹。谷歌、苹果、微软等巨头迅速发表官方声明,支持种族平等并谴责对投票权的限制。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也抵制了佐治亚州,将今年的全明星赛举办地点从佐治亚州移至别处。

当时,总部设在佐治亚州的可口可乐和达美航空在短暂犹豫之后也声明强烈反对限制投票权的法案。而这一次,两家公司则没有对德州的堕胎禁令作出任何评论。

与女性权益相关的组织指责上述公司作风虚伪,对社会问题只做表面文章。专门投资女性创业者的风投公司The Helm的首席执行官林赛·泰勒·伍德(Lindsey Taylor Wood)就表示:“这些公司平时参加国际妇女节的活动,现在却在生育健康问题上不发一言,说明他们只关心自己,并不关心女性真正需要什么。”

既然大企业此前也愿意在其他问题上积极发声甚至采取抵制措施,那么同样的企业为什么不愿对德州堕胎禁令发声呢?

首先是德州的体量较大,对企业的吸引力也较强,企业针对这样一个庞大市场发声需要认真考虑。德州的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均排在全美第二高,仅次于加州。假如德州是一个国家,它在全球GDP排名中也能排进前十。

德州的就业人口有1300万,其中大量劳动者受雇于上述大企业。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对德州有影响力的同时,德州也对这些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力。企业即使并非不敢与德州交恶,至少在发声或做出其他决策之前也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

德州还以低税收、轻监管吸引了大量企业。相比之下,民主党长期控制的加州政治环境虽能让大企业的员工满意,但民主党的高税收和强监管也使得许多企业希望“逃离加州”,而德州正是许多企业心仪的对象。

去年12月,甲骨文(Oracle)就宣布将总部从加州移至德州。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已搬到德州居住,并打算在未来把特斯拉也一并迁往德州。这些企业既然近期受到了德州的吸引,很可能也不方便立即对德州堕胎禁令提出激烈反对,更不可能在刚刚迁来后就抵制德州。

另外,堕胎权也是一个矛盾尖锐且十分复杂的议题,企业很可能也不愿在考虑清楚之前就过早发声。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美国有近40%的民众认为堕胎应当非法。虽然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在这一议题上对立严重,但在不同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反对堕胎,比如有37%的女性、31%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均反对堕胎。这意味着美国的大企业无论采取哪种立场都会得罪相当多的消费者。

堕胎权还与宗教密切相关。美国反堕胎运动的主力军就是基督教右翼。时至今日,超过四分之三的白人福音派教徒认为堕胎应当非法。而美国企业近年来虽然在政治议题上积极发声,但在宗教问题上则要谨慎得多,很可能为了保险起见至少先观望一段时间,而不急于表示对堕胎禁令的反对。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企业不会一直沉默下去,随着形势的明朗或者社会活动人士的施压,企业最终也有可能像对待投票权法案一样密集发声。

以往类似的堕胎禁令都会先被法院推翻或暂缓执行,这样企业就不必为此发声了。但最高法院本次维持德州堕胎禁令事发突然,很多企业完全没有准备,也没有在堕胎议题上发声的经验,需要仔细考虑和研究后再做决定。

一向支持堕胎权的塔拉卫生基金会(Tara Health Foundation)的高管詹·斯塔克(Jen Stark)在接受英美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的集体沉默也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企业正在认真思考如何对女性员工十分关心的堕胎权问题作出回应。

事实上,这样的沉默在过去也有先例。可口可乐和达美航空在佐治亚州限制投票权的法案刚刚公布时就一直沉默。随着后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发声,还有许多社会活动人士威胁抵制两家公司,二者最终在今年4月初也打破了沉默,明确宣布反对。

时事(存档的分类)

日本“牛皮”价格创近3年新高,莫迪希望普京年内访印 | 国际疫情观察(9月8日)

2021-9-8 12:04:32

时事(存档的分类)

英特尔斥6000亿在欧洲建芯片厂,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即将重塑?

2021-9-8 18:05:07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