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完中国,把中国“踹”到一边去

几个月前西方疫情爆发,当中国人竭尽所能帮助欧美国家度过难关的时候,很多人说“怕出现农夫与蛇的故事”。如今,这种担忧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内容来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原创,作者刘斯郎。原标题《对于西方社会,不要抱有幻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和个别西方国家之间的“农夫与蛇”的故事正在接连上演,一些国家前一脚才说完“中国是最好的国家”,后一脚就和美国踩在了一条船上,阴阳两面玩得可溜了。

最典型的就是意大利,这个历史上以“投机者”的形象著称的国家,在疫情初期孤立无援,被欧盟和美国这些盟友全然抛弃,唯独中国伸出了援手,不仅派去了医疗队,还捐赠了大批的医疗物资。

中国的“慷慨相助”让两国关系迅速升温,意大利首都罗马街头响起了中国国歌感动无数中国网友,甚至有意国民众撤下欧盟旗帜挂上中国国旗以示友好,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更是以友谊为桥梁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公开为“发达国家意大利”募捐。

▲早期意媒体报道中,有意大利民众撤下欧盟旗帜,挂上中国国旗。

▲早期,在歌颂“伟大的中国”的时候,意大利大使馆同时挂出捐助链接。

一时间,这些外在的个别画面,让很多人误以为我们真的“感动”的对方,并以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去幻想未来两国稳固的“友谊之春”。可令人遗憾的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2020年3月,当境内疫情在中国的帮助下逐渐趋稳的时候,意国境内对中国的感谢表态迅速减少,相反质疑中国援助意大利系“赎罪”的声音却变多了起来。

2020年4月,以TGCOM24新闻网为代表的意大利媒体,开始紧随德国图片报在意大利舆论场上发起“向中国索赔”的号召,与此同时,意大利消费者协会则借舆论风向转变,联合Oneurope等组织、工会、企业联盟向中国发出高达上千亿欧元的“舆论索赔”。

▲意大利民间组织联合Oneurope组织,展开讨伐中国的行动。

▲意大利TGCOM24新闻网发布支持德国《图片报》声讨中国的文章,引发意大利舆论热议。

2020年5月,“饱受中国恩惠”的意大利伦巴迪大区(中国专家组和医疗器械集中供应地),其议会官员在疫情稳定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谢和反思,大区主席前一脚方才“谢过中国”,后一脚就带领大区政府向中国提出200亿欧元的索赔要求。

▲意大利伦巴迪大区主席Attilio Fontana曾与中国专家组同台,接连表示对中国的感谢。但两个月后,他带头向中国索赔。

2020年6月,在舆论阵地上讨伐中国的一篇声浪中,意大利境内又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以往“欢迎中国5G”的表态,变成了“考虑是否使用中国5G”。到7月,意大利最大电信集团TIM集团直接发布公告:排除中国华为5G的招标,不允许中国5G技术应用在该公司在意大利和巴西的市场中。

前后对比之强烈,可谓令人瞠目结舌,甚至有点让人三观尽毁。这也无疑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社会环境,才能孕育出这样“阴晴不定”的社会状态呢?

下面,我们就从西方国家的体制、文化、思想等多个角度切入,来解读为什么与欧美国家相交很容易出现“农夫与蛇”的故事。

1:西方国家政策是没有连续性的

以往我们对西方国家的解读,尤其是双方关系的认知,其实是趋于“中国思维”的理解。简单说就是,我们很多人会误以为西方像中国一样,说一不二,与你“友好”便整体上长久友好,颁布了一条有利双边关系的政策便会在双方恪守原则的基础上一直维护下去。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西方国家的政策是没有连续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体制内部的“散装性”。这种“散装性”一方面体现在政府的“断代模式”,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内部的“势力割据”上。

“断代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其本质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民主轮值”,它是时间线上的发展变化。众所周知,西方政府及政府领导人由不同党派竞争产生的,不同党派上台后又各执立场,甚至推翻前一执政党的政策方针。

就像实行了西方体制的台湾地区,国民党主政期间讲的是“一个中国”,而民进党一上台就要喊“独立”了,把国民党主政期间建立起的两岸经贸体系给拆了个遍。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把奥巴马任职期间的各项丰功伟绩给推了个遍,包括取消奥巴马医保政策、推出巴黎协定等。

在这种社会模式下,当我们和这些国家往来,就很容易出现掏心掏肺和前朝签订的“友好协议”,却被后来的新一任接班人给推翻的情况,因此与这种“西式体制”的社会群体打交道,要更加注重短期内的最大效益,万不可一时脑热就做长远幻想,以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西方体制的“势力割据”,可能显得更加复杂,因为它涵盖了“国家政府与地方政府”、“国家高层与国家高层”、“国家政府与国家媒体”之间的势力割据问题。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举几个例子:法国总统马克龙感谢中国援助的同时,法国《费加罗报》等主流媒体在另一波政客的怂恿下声讨中国;意大利副总理点赞中国援助意大利的时候,意大利卫生部长和议会内部却出现了大量谴责的声音,致使迪玛约左右为难;美国联邦政府下令各州按要求防疫的时候,各州政府各抒己见,甚至唱反调,气得特朗普口吐芬芳······

▲互相怼得你死我活的特朗普和纽约州州长。

这样的“散装”,其实就是不同党派、不同势力的割据,他们没有我们那种上下同心、家国一体、团结统一的思想,社会内部是相对分裂的。

而当我们看到他们几个有头有脸的官员出面大谈“欢迎华为5G”、“不会排斥中国公司”的时候,我们往往天真地以为这是他们的“国家态度”,可到最后的结局却来了个大转折:把华为排除在外。

▲紧随英国的法国,也在2020年7月初,将“不排除华为5G”的口吻换成了“建议运营商不使用”。

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都曾有高层官员出面强调“不排斥华为”,甚至是“欢迎华为建设5G”,可现在他们却接连跟随美国一起打压华为,让很多中国人感到不可理喻。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西方体制的“散装性”——那几个发声支持使用中国5G技术的人,要么被换了,要么就是声音被压下去了。

因此,哪怕中国公司此前与他们签过协议,也很可能一夜之间就被喊“滚”,就像两年前华为要在美国上架产品一样,开卖的前一夜就被美国政府给驱逐了。

所谓的“契约精神”,在他们的“散装性”政治斗争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2:不要一味去和欧美社会讲道理

疫情期间,虽然美国官方未曾予以过中国实质性的援助,但美国却是接受中国官方援助最多的国家。网络上很多人感慨称:希望美国人这次能明事理一点,懂得感恩中国。

可正如大家所见,我们的“一厢情愿”并没有打动太多的美国人,相反的是,美国政府却在不遗余力地攻击、抹黑、羞辱中国,美国的舆论场上也是这样一种氛围,他们一边接受中国的援助,一边高喊“Chinese Virus”。

西方人一边拿着中国人给的恩惠,却一边公开抹黑中国人的姿态,与当初中国人接受他们个别国家援助时,不停地深情感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不止是美国,欧美文化体系里的多数国家都是这样的。除了前文中提到的英、法、意,最典型的是丹麦,这个国家辱华的时候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政府官方称该国《尼德兰邮报》的辱华行为系“言论自由”,可问中国要援助的时候却一本正经,好像一切理所当然,你指望他们“悔过”并学会感恩,属实有点奢侈。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他们在针对我们”,其实不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帮了他们还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是因为他们的社会文化和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人讲的是仁、礼、德的处世方式,不能恃强凌弱,讲求恩怨分明、有恩必报。

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会用基本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并尽力去照顾对方的感受。

但在西方社会,这种文化思想是淡薄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的。在“精致利己主义”的资本主义氛围中,西方人往往想的是自己“失去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而不会从道德层面去考虑自己应该“回馈些什么”和“付出些什么”。

所以,在全球气候大会的谈判中,欧美工业发达国家至始至终不强调自己在过去百年的时间里排放了多少有害气体和工业垃圾,也不正视自己的工业体系给亚非拉国家造成的巨大环境伤害,甚至要求发展中国家停缓工业发展担负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样的减排责任。

可以说,这些传统西方强国长期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处世方式:不感恩、不反思、不悔过、不回馈。这不仅仅是“文化使然”,更是其群体内在的“劣根性”的体现。

所以,如果我们想通过这种捐赠、援助,让这些传统列强真正懂得感恩,懂得仁、礼、德待人,实属一厢情愿,实质上无非就是传达一种“友好的信号”,也给自己更多的话语权,至于打动他们的内心,真的不要幻想。

毕竟,那还是一群至今也没有对殖民侵略史进行道歉的强盗,在他们的博物馆里,还有无数亚非拉国家的奇珍异宝。如果是一群懂得感恩的人,他们会这么做吗?

▲英国大英博物馆里藏有大量通过战争掠夺的中国文物,“强盗们”至今仍拒绝归还。

说白了,西方就是遵从“丛林法则”的社会,只论拳头强硬,不论礼仪道德。因此,我们在保持自身礼仪道德涵养的同时,也要学会“入乡随俗”和“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用自己的实力和他们对话。毕竟,在西方的文化中,讲拳头比讲礼仪好用得多。

要不然,还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3:西方政府与民间意志区别较大

中国的社会文化,是很典型的“家国一体”,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大家都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这种社会状态,所带来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影响就是:政府与民众关系亲如一家,政府公信力高,老百姓也更相信政府。

但在西方社会,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的。他们往往没有“亲如一家”的关系不说,很多可能还是直接的“对立关系”。

造成这种差异的最根本因素是,中国的政府是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是资本主义的“为资本家服务”的政府。

因此,中国政府的表态往往能代表这个国家的人民利益与基本态度,但西方国家政府的表态往往只代表其背后的资本力量利益与态度。因此,我们在看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做表态的时候,应该把他们的政府和民众区分开。

就比如美国,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期,美国政府和官控媒体不仅公开嘲笑、挖苦中国,还落井下石地个中国挖坑,但美国民间援华的公益力量却一直都在努力协助中国人民度过难关。

再比如德国,尽管默克尔等德国高层在疫情问题上多次正面评价中国,但德国《图片报》《明镜周刊》等一众媒体,依旧鼓动民众一起攻击、抹黑中国。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代表了美国?到底谁代表了德国呢?答案是他们都代表了自己所在的国家,只是各自的立场和阵营不一样而已。

因此,我们在研究西方国家的时候,应该区别看待其政府与民间的态度。

就比如意大利,不是说副总理迪玛约向中国示好就表示这个国家绝对友好,也不是说这个国家有政要和大人物和中国对着干就意味着这个国家不友好。因为他们是“散装国家”,政府代表不了民意,民意也极有可能和政府截然相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抛弃幻想,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某一国家。

写在最后:

我们写这篇文章,不是说要排外、仇外,任何极端的民族主义对立情绪都要不得,否则我们和那些被民族主义裹挟的西方民众有何区别?

以礼相交,以德服人,这自然不会有错,但秉持“中国之道”的同时,也要兼顾现实存在的社会差异性问题,避免一厢情愿地对别人抱以过分的幻想,切勿再让“农夫与蛇”的故事频频上演。

作者信息:刘斯郎,郎言志(liusilang520)主笔,行走20多个西方国家的95后作者。记得关注郎言志哦!

时事(存档的分类)

马上评丨长租公寓租金贷为何还在“坑”人

2020-7-13 18:03:05

时事(存档的分类)

朴元淳前秘书方:4年间持续遭受性骚扰,起诉当天就已通知朴元淳

2020-7-13 18:03:32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