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读《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扶贫…
原题:扶贫攻坚战役中的“长津湖”“上甘岭” —–初读《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 作者:郝振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前院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今年5月,当我拿到由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原副社长王占义、辽宁省著名作家杨春风共同创作的《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以下简称《大漠流金》)手稿时,一个个鲜活的扶贫故事,一段段…- 324
- 0
-
图书馆里走近澳门铅活字印刷
11月24日,参观者在展览上参观。当日,“‘从文献看澳门’——澳门的铅活字印刷展暨深圳图书馆馆藏澳门文献展”在深圳图书馆开幕。本次活动旨在透过澳门公共图书馆与深圳图书馆相关珍贵古籍报刊等文献,展现澳门在西方印刷术东传和中西文明交汇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多维度呈现澳门历史人文风貌。展览将持续至12月24日。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11月24日,参观者在展览上观看古籍展品。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390
- 0
-
《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中国交通现代化水平已…
交通是现代生活的旅伴,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交通运输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现代化不仅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交通现代化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 11月25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的主题交通现代化进行了座谈,高度肯定了报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11…- 314
- 0
-
杭博特展趣味十足 “人人都是策展人”
策展人徐颖为观众介绍北宋灵峰寺石塔。叶宾得摄 “雷峰塔砖还能做成砚台,真有趣!”“这个铜镜好漂亮,不知道是古代哪位‘美妆博主’的?”“快来扫一扫,把这个青花山形笔架放入线上展。”……浙江省杭州博物馆展厅里,观众兴致勃勃地欣赏展品,不时拿出手机拍照扫码。 近日,杭州博物馆建馆20周年特展“粮道山18号计划”推出“人人都是策展人”活动,吸引了许多人前来体验。 据杭州博物馆藏品管理部主任、“粮道山18号…- 371
- 0
-
“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
万年上山,文明之源。走进“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展厅,我们踩着前人的“脚印”迈向一条通向文明的道路;我们发现了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和它背后升起的炊烟;我们看见走出洞穴的上山人在采集狩猎的同时捧着稻米,收获、繁衍、生息;还有那烙印着上山人精神世界的上山文化彩陶,如太阳一般鲜红、如火焰一般浓烈。 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 316
- 0
-
河南宝丰:非遗汝瓷添画韵
11月21日,在宝丰县一汝瓷工作室,汝瓷艺人在汝瓷茶具上绘画。近年来,有“汝瓷之乡”之称的河南省宝丰县将传统非遗汝瓷制作技艺与绘画相融合,以画入瓷、用胎作纸,把山水、花鸟等图案绘制在瓷器表面,经过高温烧制,创作出别具韵味的艺术品,丰富汝瓷产品类型。新华社发(何五昌 摄) 11月21日,在宝丰县大营镇一家汝瓷企业,汝瓷艺人在汝瓷胚胎上绘画。新华社发(何五昌 摄) 11月21日,在宝丰县一汝瓷工作室,…- 352
- 0
-
国内近70处大遗址有望陆续开放
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国内近70处大遗址有望陆续开放 建设20个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实现60至70处大遗址对外开放;建设10至15处高水平遗址博物馆……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了该领域2021年至2025年的14项重点任务。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保护格局已初步形成。今后几年,国内陆续将有近…- 319
- 0
-
中华地理标志文化传承人认定工作启动
2021年11月18日,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实施的中华地理标志文化传承人认定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地理标志通常概念是指某种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品质、声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它源于欧洲,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相关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有涉及该项工作。地理标志(GI)、非物质文化遗产(ICH)、良好农业规范(GAP)等…- 427
- 0
-
《最美中国戏》让戏曲“破圈”获得更多可能
正在热播的戏曲文化创新节目《最美中国戏》以沉浸式的戏曲文化体验,力求多方位展现戏曲文化的魅力。制图:李洁 “有一句话叫千生万旦,一净难求。净行,脸画得花里胡哨的,但是动作要干净。不光嗓子要好,扮相也要好,还得有身段。”继丑角和旦角后,最近一期播出的戏曲文化创新节目《最美中国戏》将镜头对准了净角,观众跟随主持人与嘉宾的视角,在颐和园的红砖绿瓦间一同领略了这门“霸气”的行当。 一景一舞台、一曲一故事,…- 136
- 0
-
唤醒瑰丽雄奇的古蜀文明 百年考古的川大故事
霍巍 2021年,恰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现代考古学汇入20世纪中国巨变的洪流,从一开始便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这门学问生根于中国,绝非偶然。借科学的认识方式重新探求古史,从而改变部分国人的文化弱势心态,重新树立文化自信,考古正是解放民族思想桎梏至关重要的一件工作。在救亡与启蒙急切的变奏中,一群考古学人聚首天府之国,为四川大学开启考古学事业之门,也唤醒了瑰丽雄奇的古蜀文明。 西南幕启 川…- 113
- 0
-
平顶山博物馆文物解码
平顶山博物馆(图⑦),2012年5月15日开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8年5月18日,河南博物院与平顶山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河南博物院平顶山分院,开创了河南省文博界分馆制建设的先河。 平顶山博物馆“鹰城古韵——平顶山历史与文化陈列”基本陈列荣获国家文物局“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专题展览“不朽的信仰——平顶山革命文物展”荣获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 148
- 0
-
唐山师范学院:在 “编画研”“讲唱演”上下功夫,…
唐山师范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在 “编画研”“讲唱演”上下功夫,学习党史、感悟初心,践行使命,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鲜活”起来,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立德树人的强大精神动力。 “编画研”打好党史学习教育基石 编口袋党史书。唐山师范学院组织师生编写了“百年回眸”——中国共产党口袋党史读本,打破黑白两色的束缚,采用图文结合、彩色印刷的方式,让读本生动起来,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党史的积极性,也方便了同学…- 104
- 0
-
还谈“深入生活”,过时了吗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作家路遥提着装满书籍资料的大箱子奔波在乡村城镇、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了解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况,熟悉作品所涉及的地域内一年四季的作物等巨细靡遗的生活细部。图为路遥(左一)在矿区体验生活。资料图片 对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深入生活也许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文学创作为什么要深入生活,它的理论根据和经验基础是什么,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是如何付诸创作实践的,今…- 98
- 0
-
守好城乡建设的文化之魂
师帅朋 中办、国办最近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内涵。保护好这份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在重构山水人文格局中推动城乡建设 融入山水环境是中华传统城…- 168
- 0
-
有乡村没乡愁、有新房没灵魂:六百岁传统村落挡…
半月谈记者 孙仁斌 丁非白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维系着历史记忆,寄托着浓郁乡愁。半月谈记者在辽宁葫芦岛、锦州等地调研了解到,当地一些村庄已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以保护,但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 “救救六百岁的村庄!” 不久前,半月谈记者接到一位93岁离休干部发来的信函,呼吁关注他的老家——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西碱厂乡和喇嘛洞镇3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村庄,这里的传统民居逐渐…- 120
- 0
-
传承梨花大鼓 感受非遗魅力
11月6日,在威县文化馆,梨花大鼓传承人张君立为曲艺爱好者表演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是一种传统曲艺,历史悠久,唱腔独特。近年来,为传承梨花大鼓,河北省威县文化馆开办多期培训班,邀请非遗传承人对曲艺爱好者进行培训,让更多人学习和感受非遗曲艺的魅力。 新华社发(田晓丽 摄) 11月6日,曲艺爱好者在威县文化馆学习梨花大鼓。 新华社发(田晓丽 摄) 11月6日,曲艺爱好者在威县文化馆学习梨花大鼓。 新华社…- 187
- 0
-
数百位诗人讴歌百年党史——《百年诗颂》首发式在…
数百位诗人讴歌百年党史——《百年诗颂》首发式在京举行 11月6日,大型政治抒情组诗《百年诗颂》新书首发座谈会在京举行。该书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关键决策及辉煌成就,由中华诗词学会组织全国各地300多位诗人,运用传统诗词集体创作完成,是一部整体构思、分章创作、由460多首诗词曲赋系统集成的政治抒情诗。创作《百年诗颂》,旨在表达诗词工作者和爱好者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之情,同…- 131
- 0
-
电影修复让银幕佳作旧貌换新颜
让破损、模糊的老电影恢复原貌,给黑白片上色让其焕发光彩,通过新技术弥补原片缺憾……电影修复师仿佛拥有一双魔术手,在他们一帧帧的精心修复下,那些银幕佳作旧貌换新颜,让影迷感受到经典的“温度”。近期,《红高粱》《上甘岭》《青春之歌》《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经典影片亮相,它们都经过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修复师们的精心修复。 修复师讨论《永不消逝的电波》修复工作。 从物理修复到艺术修复 “一般来说,电影修复的流…- 120
- 0
-
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沂蒙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王鹏、杨文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一片红色的热土。 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儿女历经血与火的淬炼。他们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奉献,书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壮阔篇章,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如今…- 146
- 0
-
古老昆曲如何寻觅当代知音
图①:《瞿秋白》剧照。 图②:《世说新语·索衣》剧照。 图③:《半条被子》剧照。资料图片 昆曲应绵延其传统典雅的艺术气质,将目光放长远,寻觅当代知音。朝着昆曲高度凝练的虚拟性、程式化方向,继承、发展、创造 今年是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如何让600年昆曲更好融入时代、寻觅当代知音?是戏曲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日,第八届中国…- 140
- 0
-
香港故宫今年底完工,深宫国宝将有南国新家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故宫项目负责人王勇(左一)带领记者参观即将竣工的香港故宫(10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吴晓初摄 新华社记者陆敏、陈珮盈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畔的西九文化区,一座类似古代器皿方鼎的巨型建筑面朝大海昂然矗立,金色外观在阳光下分外抢眼。 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合作建立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下称“香港故宫”),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个合作项目,将成为香港中…- 129
- 0
-
三星堆博物馆又“上新”
10月29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内观看铜大立人像。随着三星堆遗址2021年最新发掘成果陆续发布,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上新”一批文物展品,吸引了大量文博爱好者和游客慕名前来。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10月29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内欣赏展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10月29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内欣赏展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在三星堆博物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内展出的2020年四川省广汉市南…- 301
- 0
-
上海博物馆“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
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来自中国景德镇的瓷器(10月28日摄)。10月28日,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联合来自7个国家的13家知名博物馆及收藏机构举办的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开幕。展出作品体现了早期全球化中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来自中国景德镇的瓷器(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151
- 0
❯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