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之战》的成功,给游戏IP影视化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前言:

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任何IP(成名文创作品)最初一般只在一个领域发展,在具有足够影响力后会逐渐延伸到其它领域。可能小航母这样说有点抽象了,我们换个更具体的例子来说。

JK罗琳的《哈利波特》,最初是小说,后面演变到了系列电影,电影一战成名后又衍生出电子游戏,周边等。像这样的IP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例如《宝可梦》,《漫威》,《星球大战》,《魔戒》等。

就像音乐,一首曲子最初可能是在钢琴上演奏,但是只要足够有名慢慢会出现吉他版,小提琴版,甚至唢呐版。

也就是说一个IP可能诞生于小说,或者游戏。但是最终可以延伸到漫画,周边模型(手办,乐高),电影,电视剧,动漫,甚至是歌剧等多个领域。同一IP在不同领域扩张,本质上是扩张影响力,随着影响力的扩张也会伴随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通俗的说就是影响力越大越值钱,所以持有这些IP的公司会不惜余力的扩张影响力。

但是以上说的仅仅是理论可行,很多东西实际一操作就裂开的经典案例太多了。游戏上也有无数的经典IP,例如《使命召唤》,《光环》,《刺客信条》,《最终幻想》,《生化危机》,《英雄联盟》等。游戏厂商也尝试扩张IP除游戏外的领域,其中一条路叫游戏IP影视化。

影视化也是游戏IP扩张最符合直观逻辑的一种模式,毕竟游戏和电影最相近,电影叙事手法,电影镜头运用在很多3A游戏中被使用的淋漓尽致。但是奇怪的是游戏IP影视化扩张却总是让人很不满意,甚至有一些非常大牌游戏IP的电影拍得一塌糊涂。

游戏IP改电影总是差点意思

尽管游戏和电影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但是游戏IP改电影总是表现不是很让人满意。游改电影最成功目前应该是《生化危机》和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版本的《古墓丽影》。实话实话,尽管这两个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表现也挺差强人意的。

如今《古墓丽影》游戏还在一部接一部出,电影2018年拍了一部重启作就没声了。《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早期拍的挺好,后面一部比一部偏离游戏设定,一部比一部烂。反观《生化危机》游戏,就算变成日本人不擅长的FPS视角也一样好评如潮,炒个冷饭重置一下老版本《生化危机》依旧卖爆。

上面说的还算是好的,有很多大牌游戏IP改电影更是惨不忍睹。

暴雪《魔兽》电影,要不是中国票房给力连本都回不来。

日本国民级IP《最终幻想》,2000年时候,执行副社长阪口博信为实现自己多年夙愿,宣布投入巨资拍摄《Final Fantasy – The Spirits Within》,耗资1.6亿美元的《Final Fantasy – The Spirits Within》票房惨败。这也为史克威尔与艾尼克斯合并埋下了伏笔,之后便有了如今的SE。

《刺客信条》电影,我一个《刺客信条》系列正传大多数都通关的玩家,看我的云里雾里,昏昏欲睡。

《怪物猎人》电影,就算没有私货内容,那个电影也是烂片中的战斗机。

上面提到的游戏IP《最终幻想》,《生化危机》,《刺客信条》,《怪物猎人》,《古墓丽影》,《魔兽世界》谁在游戏圈不是呼风唤雨的一方强者?为什么偏偏拍出来的电影就是没有达到这个IP在游戏圈相同的效果,或者说地位。

还有一部分游戏IP改电影,虽然口碑好,但是小众,就是只是在自己小圈子里热闹。对于IP来说,一定意义上来看并没有达到通过影视化扩张影响力的目标啊。

值得一提的是保罗·安德森导演,这人非常热衷于游戏IP改电影、代表作《生化危机》系列电影,女主角就是她老婆米拉·乔沃维奇。保罗·安德森是好莱坞导演中最热衷游戏IP影视化的导演,也是好莱坞导演中最会魔改游戏设定的导演。

其实游戏影视化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特别是拍电影

其实如果大家好好思考一下,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事,那就是尽管游戏和电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游戏IP影视化其实非常难,拍成电视剧或者动漫难度稍微低一点,拍成电影非常难。

首先在聊这个之前,小航母先给大家讲一个概念,就是信息量不同会影响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的判断和认知。

这里还是小航母给大家讲个我自己设计的例子:

事件A:邻居王先生在修剪自家草坪,王太太突然开着自家车把王先生撞倒了。

事件B:邻居王太太怀疑王先生有外遇,于是请了一天假,假装去上班。实际上跟踪王先生,王先生看自己老婆去上班了就去和情人约会了一天,这些全被王太太看在眼里。快到王太太下班时间,王先生又快速跑回家,装模作样给自家草坪除草。这时候王太太开着车回家,越想越气,于是一上头,一脚油门把王先生撞了。

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你事件A,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王太太是汽车失控了还是没有看见。但是如果有人先告诉你事件B,这时候又来一个人告诉你事件A,你一定会觉得第二个人告知你的是废话。这就是信息差,让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理解。

同样游戏改电影第一个难点就存在于小航母上文说的这个例子中。一般电子游戏像《使命召唤》这种比较快餐的单人剧情在6小时左右,像《巫师三》那样的RPG游戏,剧情在几十个小时左右。而且这些时间给玩家灌输的不仅仅只有一个故事,还有游戏的世界观,以及很多细节上的设定。

游戏和电影不同,游戏需要玩家去互动,这更会加深玩家对于游戏中信息的记忆。那么第一个难点来了,游戏IP改电影要如何把游戏几十个小时讲的故事压缩到一个2至3小时的电影中呢?

这还才是第一个难点,第二个难点就算电影把故事压缩好了,那么如果只是复述游戏剧情,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去打游戏,看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呢?

接下来第三个难点,如果电影要拿出一些游戏没有内容,那么这个新内容要怎么做才会让游戏粉丝觉得合理,不是所有新内容都会得到玩家认可,这又是一个难点。

第四个难点,对于没有接触过游戏的观众来说,要怎么给观众讲解原IP世界观,而且又得让玩过游戏的观众感觉电影有自己的东西,这要如何去平衡,又也一个难点。

第五个难点,要在影视作品中,尤其是电影中还原某些游戏造型,道具,以及场景。这投资成本是非常高,如果只是小众狂欢必定血亏,那么还要迎合大众口味。但是过度迎合大众口味,又会被原IP粉丝指责魔改,那么如何去平衡又成了一个难点。

把游戏IP做成动漫或者连续剧,难度会比做成电影小一些,但是也不得不去面对上面这些问题。

而且还有不少把游戏影视化仅仅想靠游戏热度,赚一波热钱,割游戏粉丝韭菜。通常这类影视作品本身质量奇差无比,还败人品。要不就是打着游戏的名号,其实电影内容和游戏没有太大关系。

《双城之战》成功很惊艳

《双城之战》在发布前小航母看过新闻,但是没有看到铺天盖地的宣传。11月7日凌晨英雄联盟S11世界总决赛才结束,《双城之战》就在同一天流媒体上映,我一开始以为就是蹭《英雄联盟》热度做的一个动画,品质不会太高。

但是当我看完九集的《双城之战》后,我对这个剧的评价只能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出色的画面质感,精雕细琢的场景设计,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塑造,以及节奏非常舒适的剧情。即使没有《英雄联盟》这个IP的加持,《双城之战》也依旧是顶级的动漫作品。

《双城之战》真正做到了即使你没玩过《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你也能看的津津有味,甚至开始对《英雄联盟》产生兴趣。这就是游戏IP通过影视化扩张影响力的表现。

对于《英雄联盟》玩家来说,电影中登场的游戏人物:黑默丁格,维克多,金克斯,蔚,杰斯,艾克,凯特琳,炼金术师(疑似登场)每一个都塑造的有血有肉,而且和我们游戏玩家潜意识中该有的形象差距并不大,没有违和感。

《双城之战》最厉害地方在于加入两位戏份很重,但是目前没有在游戏中出现过的角色。皮城和祖安各有一位,分别是女议员梅尔,以及希尔科。这两个角色出现,也就是小航母上文说的有别于游戏新内容。而且这个新内容做的非常平衡,平衡在于这两个角色很重要,戏份也很多。但是并没有喧宾夺主,风头并没有盖过凯特琳,金克斯,蔚,以及杰斯这四个角色。

《双城之战》并没有魔改《英雄联盟》世界观,反而是把《英雄联盟》设定非常好的诠释了出来。尤其是金克斯那股疯劲。金克斯是《英雄联盟》2013年9月上线游戏的角色,如果你经常在游戏中使用这个英雄,你一定会记得金克斯有一句台词“我有最美好的初衷”。在2021年《双城之战》中还是爆爆的金克斯,为了救所有的同伴,第一次使用了不稳定海克斯能量石,很可惜她炸死了两个同伴还被蔚责备,然后蔚被警官带走。金克斯以为自己被抛弃就变的疯疯癫癫,她的初衷确实是好的,不是么?

最后叨叨一下

《双城之战》给游戏IP影视化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没有魔改游戏设定,也没有脱离游戏世界观;有游戏之外的全新内容,但是并没有喧宾夺主;适合游戏玩家,也适合之前没有接触过该游戏的观众;有着《英雄联盟》这种超级IP的加持,却要靠自己的质量去赢得口碑。

《双城之战》最厉害地方在于,这是一个大众向的作品,能让非游戏玩家观众开始对《英雄联盟》世界观感兴趣,同时还能让《英雄联盟》玩家看了如同看了粉丝向作品一样的热血沸腾。

小说,电影,动漫,漫画,游戏本质上都是IP的载体,同一IP在不同载体上能散发出不同的魅力。作为一个玩家,其实很多人都希望在游戏之外的地方看到自己喜欢的IP,不是么?

最后强调一下,《双城之战》真的很值得去看,即使你不是《英雄联盟》玩家。

我是小航母,一个业余的游戏博主,你的关注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盒学家集会#

游戏

Niko:明年到来的新狙击手将帮助我们更进一步

2021-12-16 0:02:40

游戏

原神0命荒泷一斗简单总结

2021-12-16 0:02:44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