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顶层设计出炉:绿色低碳底色不改

财联社(北京,记者 徐海东)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日前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下称“《规划》”),再度奠定了“十四五”绿色低碳与能源安全并重的基调。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规划》跟此前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的目标基本一致,但有关表述更贴近现实操作。综合来说,油气控制对外依存度仍任重道远,风电光伏快速推进不存疑问,而以加大电源调峰能力和外输通道建设为重点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箭在弦上,这都体现了现代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核心内涵。

传统能源仍将发挥压舱石作用

德邦证券研报指出,《规划》要求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较2021年43.3亿吨标准煤增长6.2%。其中,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2021 年为1.99 亿吨),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较2021年2053亿立方的年产量增长12%)。

中海油研究院原首席研究员陈卫东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上述增幅看似有限,但相对于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实现仍有挑战。在“三桶油”实施油气增产七年行动计划和国内“双碳”目标推进的背景下,叠加外部油价因素,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首次出现双降,但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仍不能有所放松。为此,我国将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和海域风险勘探,强化东部老区精细勘探。“十四五”期间还将积极提升天然气储备和调节能力,统筹推进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等储气设施建设。

而从水电、核电等其他清洁能源情况来看,未来发展规模仍相对有限。有电力行业专家向财联社记者指出,《规划》明确到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3.4亿千瓦增长到3.8亿千瓦,核电从5000万千瓦左右增长到7000万千瓦,总计6000万千瓦左右的增量,按照我国社会年均6%左右的用电量增长来计算,这难以支撑电力和绿色发展的需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发电量达到了8.11万亿千瓦时,其中,以煤炭作为主燃料的火力发电量依然占据首位——总量攀升至5.77万亿千瓦时,约为我国全社会发电量的71.13%。行业专家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火电装机仍将“增容控量”,预计将在目前11亿千瓦左右规模基础上,增长到12亿-12.5亿千瓦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增部分支撑性、调节性煤电机组,以发挥电力平衡和应急保障的作用。2025年后,火电装机将到达平台期,其后发电量将会下降,到2030年后随着老旧机组的退出,我国煤电规模将逐步减少。

2035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体电源

在此前已明确的双碳“1+N”政策框架体系之下,《规划》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展望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在这一政策目标下,我国风电、光伏产业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是没有任何疑义的。

根据《规划》,我国2020年底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已达5.3亿千瓦,至2025年,年均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怎样的水平?电力行业资深专家向财联社记者指出,《规划》中并未给出明确数字,但根据社会消费量、调节电源规模等比例反算,十四五期间,每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应增加1.1亿到1.2亿千瓦,则2025年有望达到11亿千瓦左右的总量规模。这一判断,也与券商行研人士的估算大致相符。山西证券研报预计,2022-2025年我国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1.3亿千瓦;而中信证券研报更乐观预计,“十四五”国内光伏风电年均装机量在1.25亿千瓦以上,“十五五”年均装机量在1.6亿千瓦以上,且在政策持续发力下装机增长有望超预期。

在推进方式上,行业人士表示,将有望呈现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的局面。以两期风光大基地为代表,集中式开发的趋势已较为明显。安信证券研报就指出,未来有序推进风光集中式开发,将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黄河上游、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同时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风向深水区域布局。而此次《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就近市场交易消纳的内容。有行业人士乐观估计,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中东部的分布式新能源都还不至于受到总量限制,而仅以分布式光伏来说,东部12个省份技术可开发潜力就达13亿千瓦左右。

为解决风光消纳问题,《规划》重点提出充分挖掘电源调峰潜力,全面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争到2025年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超2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量达62GW以上。电力行业人士指出,新能源比例提高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挑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箭在弦上,这一方面要加快特高压输电、配电网建设升级改造,提高电网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要重点加强电源侧的调峰能力。目前调节的手段比较多,包括火电、燃气发电、抽水蓄能等储能措施。但从成本来说,最便宜的还是煤电的灵活性改造,以30万千瓦机组来看,改造成本约为每千瓦100块钱左右,即可增加20%左右的调节能力,从经济性上、技术性上都是现阶段较好选择。与此同时,应加快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应用,同时加强电力需求侧相应能力建设,多方位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财经

腾讯高管谈利润率下降原因 To B业务收入首超游戏

2022-3-24 7:29:24

财经

美元霸权会否终结?俄乌危机下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悄然上演

2022-3-24 7:43:0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