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三十而已」?该如何继续设计规划之路

关于大龄设计师的担忧与思考,希望与大家探讨与交流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 说过一句话,“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最近关于一个词特别的火“三十”,电视剧【三十而已】【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等都是关于30岁以上人群的话题探讨;前几天听了SKY大神的直播分享,受益颇多,自己也正好是这个人群的设计师,所以想借着这股风口去思考和聊聊设计师30以后需要如何规划,如何“打磨”自己,正好和大家探讨一下



三十岁设计师是一个泛指,可以理解为35岁左右年龄段的设计师,也可以理解为80-90出生的设计师,为什么非要把三十岁作为一个门槛来进行区分



三十的普世认知


在三十岁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如孔子三十立于礼。现代则多指有所成就。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在很多人的的理解中,很多设计师已经到了为人父为人母的年龄,是家庭稳定,事业有成的代名词


很多女设计师已经生儿育女,有着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面对工作中的加班与家庭的需要,她们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与无奈甚至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会“区别对待”…



因为最近三十这个词很火,我在听音乐的时候发现了很多关于三十岁该听的单曲,比如《理想》、《三十岁的女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凡人歌》,有新歌也有老歌,估计有的歌曲很多年轻的设计师同学们都没听过吧,导致我总有一种错觉,三十岁是大龄的分界线吗?

2020年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各大公司对待35岁设计师的发展环境,前几天腾讯爆出1985年出生的员工被劝退的消息让人很是唏嘘不已;



前段时间的一篇《华为辞退35岁以上年龄员工》的消息刚刚从我们的耳朵旁消失,腾讯又被爆出此类消息…

让很多“大龄”设计师不得不开又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其实,很多大厂都已经对35岁的设计师“别有用心”,已经是很多互联网科技类型公司的公开秘密




具有领导能力的设计师,已经开始了作为设计管理者的职业生涯,不论是纯管理还是非纯管理(在这里解释一下纯管理一般是设计领导岗位体系相对较大,无需领导亲自操作进行设计工作,而非纯管理也有很多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领导级别不够或者团队体系还没达到一定体量,需要领导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承担一些设计工作),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从事管理工作的设计师在公司的价值也相对较高



比如国内某大厂的招聘要求UI设计师(资深/专家),负责行业体系内的产品UI设计工作;

独立负责过完整产品线的视觉定义及U设计;具备优秀的视觉表现力、有创新力、系统的设计方法,有动效能力优先;


成为资深或者专家需要在自己的行业领域里不断的深耕才可以,不论是从专业知识上,设计手法上,还是行业认知上,团队及跨平台合作上等等都有自己的专业度的表现



这样的设计师也是很多的,原因应该有很多种,比如和公司的环境自己自我成长的要求都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公司环境相对较小或者公司对设计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和规范化,那么

设计师如果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很有可能你工作的第一年的技能和工作节奏,第十年依然如此;当然也有很多大厂设计师自我成长要求,动力相对较弱,没有很好的自我驱动性,差不多就行是他们的工作之道



有很多自驱力较强、目标明确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做起了老板或者在去做老板的路上!最近这几年很多设计师不难发现各大平台都已经开设了自己的课程频道,不论是视频还是音频,让有能力的设计师展示和出售自己的知识,让知识付费成为很多人实现财富自由的渠道之一;也有很多设计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或者工作室来承接一些设计相关的项目


三十岁,嗯,很多时候你可能认为自己还是曾经那个少年,还是那个刚入行的小白设计师,时间过的很快,其实你已经30多岁…


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划,从刚入行开始慢慢的就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自我处境的认知



1.项目实战经验丰富

2.审美相对较高

3.行业人脉较广

4.对待设计行业和趋势的理解相对透彻

5.更加专业化的设计技巧

6.比较高品质的设计稿产出

7.设计方法论可熟练运用



1.社会与家庭的(尤其是有孩子的职场女性设计师)

2.“体力”相较于刚入行几年的设计师来说加班可能会需要更多干扰因素

3.年龄与你的能力不够匹配,而年龄却大了

4.设计之路太久,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5.能力进步甚微,人脉资源也没有培养起来

6.设计细节不够细致,产出质量不高

7.方法论的实际运用一知半解

俗话说走江湖要有真本事,我们刚入行的时候需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更多的是手活,比如你的技术熟练,且软件技战术比较多样,方法论运用成熟等,用人单位可以招来就用,不需要培养,那么你的竞争力相对较有优势


三十岁以后,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们就不仅只懂技术,还需要具有更多的“全方位”思考能力,比如会交互、懂产品思维、沟通技巧、商业思维等等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系统的思考能力,体系化能力;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有时候不必需要非得去纠结一些“微小”的细节,而失去或者影响了开发的进度,导致整个项目的延期,你要知道产品是可以迭代的,通过1.0-1.2-2.0的不断迭代,我们可以更好的去实现更好的产品体验



懂得产品交互思维很重要,比如产品经理把基本的产品交互初稿给到UI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那么初级别的设计师往往会拿到之后直接上手设计,较少的去思考深层交互逻辑,而资深设计师更多的会站在产品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功能优化的目的是什么、用户看到这样的文案描述能否理解和快速操作、竞品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多平台适配要考虑平台的特点和区别、点击之后的呈现形式是否有更加方案等等



项目管理与风险把控的能力,比如你现在手头已经有2个项目,领导又来了一个新的需求,之前的产品经理发现还缺几个页面状态需要着急出,因为项目已经在开发中了,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我想很多经验较少的设计师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到底要先做哪个,哪个更重要,其实这个时候我发现很多资深设计师会运用项目优先级或者重要级别来衡量,把项目按照P0-P1-P2分好顺序,如果你不知道顺序是怎样的,可以找到相关产品经理去多放沟通,当然也有很多项目是已经排好级别的



沟通技巧是很多设计师的“通病”,其实沟通问题更多的是没有“换位思考”,很多设计师只考虑设计或者交互的一小块关注点,而设计之外的较少或者根本就不关注,没有看到上下级的关联,比如整个项目产品、技术以及运营的目标和实现难点是哪些,复杂度是怎样的等等,了解的角度越全面然后再和自己的目标对齐,沟通问题其实就不是问题了!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学会跨团队的沟通能力比如能够准确无误、清晰简练的表达你的观点,达成共同的目标



知识储备,比如你懂得不同设计专业,且能够有深入的关注与研究;对设计的流行趋势实时掌握且能够很好的提取主要信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此过程中,需要抽丝剥茧版的去研究哪些是可以运用的哪些是与现有逻辑和设计规范一致性相违背的!比如今年流行大投影大圆角,而你的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很“严肃”的产品,整体产品都是比较规规矩矩小圆角少投影的,那么你就需要考虑是否可以运用了,其次是能够熟知各种表现技巧,这对软件的熟练操作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型及以上项目的把控能力,清晰明确的了解你所负责的新项目的与产品定位,通过竞品调研与分析能够很好的过滤和提取出可用信息,如果非新项目,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现有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积极推动项目具有创新点和品牌独特点,举个例子,比如你要做一个录屏功能你就需要了解竞品关注需求本身怎么去保证功能的同时还要做出创新性差异化,最终实现“反超”;再比如你要在录屏功能中加一个头像那么头像是呈现出圆形还是矩形,原因是什么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与屏幕具有差异那么也要考虑到头像有背景显示信息是否过于杂乱,是否也可以实现背景切换的功能等等



风险把控能力,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可以通过你的分析和判断去规避一些可能或者肯定会出现的风险,并且能提出有效建议解决方案或者建议,比如你接到一些大型项目,功能需求很完善,但是给到设计和开发的时候特别紧张,因为同时还并行了另一个大型项目,要从产品角度设计角度前期工作多做些后期工作更可落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期不可能完成的大而全的项目预期需要梳理好交互逻辑后和产品沟通进行项目拆分



提升个人IP影响,我们在工作中形成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可以在项目中或者项目完成后制定成规范性的文档、可复制性的经验,在体验测内部或者与视觉组等交流分享所总结的实际工作经验;与此同时你也可以提升你在大设计行业中的影响力,比如你可以定期输出自己的观点与原创设计文章、在设计活动中(比如IXDC这种)努力争取分享和提升的机会,进行行业内同行的交流,认识更多朋友,正所谓一个人的知识毕竟有限,一群朋友则可有更多空间、

努力提升自己,成就更有价值的你;只有不断的努力与科学的运用有效方法才能更加快速的进步!


以上为我对「三十岁设计师」的理解,理解不一定全对(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路)请见谅,也可在留言区进行积极交流,勿喷~

感谢阅读~

作者:Zeal-庄治柱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声明:文章中配图来源于网络,仅供设计师学习之用,如有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不易,点赞加关注,给设计师加油~~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时尚

以UED团队为例,浅谈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2020-9-12 19:06:15

时尚

【AE教程】如何制作3D立体UI界面动画!

2020-9-18 12:02:00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