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缘何钟爱江宁府

南京半山园。新华社资料片

夏钦

被列宁称为“11世纪中国的改革家”的王安石,祖籍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但纵观他65年的人生经历,却与今天的南京——当时的江宁有着密切的渊源:少年求学考取功名,中年三次知江宁府,两度为父母守孝,晚年十年归隐,最后归葬终老都在江宁。

王安石生命中有三分之一、近22年的时光,都是在江宁度过的。这在北宋官员三年一任的制度框架下,十分罕见。同时代为官的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都没有在同一地有如此漫长的学习、工作和休养经历。

为什么王安石会如此钟情于江宁呢?

青春立鸿志 三知江宁府

王安石初识江宁,是随为官的父亲工作变动,从临川到的江宁。这一年,他17岁,正是青春飞扬、激情豪迈的美好年华。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王益志在仕途,此番到江宁府任通判。全家的随迁让王安石有了第一次“打望”江南风土人情的机会。

父亲谦和有礼,从不迁怒、打骂子女的教育方法,让王安石受益良多。“每置酒从容为陈孝悌仁义之本,古今存亡治乱之所以然。”从王益教育子女的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少年时期的王安石,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这样的家风,对王安石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有涵养培育之功。

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一年后,父亲卒于江宁通判任上,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窘境,王安石开始了“从二兄入学为诸生”的艰难日子。“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晞。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丧父后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没能击倒王安石,他随哥哥入江宁府继续读书,在这里结识了好友李通叔。李通叔行为端正,治学严谨,常常讨论儒家正道,王安石视其为楷模。李叔通对王安石一生影响很大,因李叔通是福建人,王安石当政后,启用最多的部下,除了江西老乡,就是福建人。

两年多的守孝日子,王安石一边与兄弟们为父亲尽孝道,一边发奋读书。彼时社会名流如范仲淹、欧阳修等的变革思想,成为好学上进的王安石吸纳的重点和追随的目标。一颗梦想的种子,在少年的心中种下。

21岁时,王安石只身从江宁府到开封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的好成绩金榜题名,从此步入仕途。多年后,王安石回首这几年的江宁岁月,感慨颇深。从临川到江宁的变化,打开了他的视野;家庭的骤然变故,让他及早确立了人生志向。“欲与稷契遐相希”,要做一个对社会对百姓有贡献的人——这个理念贯穿他的一生,也是他后来顶着千钧压力变法图强的思想之源。在一首《忆昨诗示诸外弟》的长诗中,王安石深情回望了那段时光:

忆昨此地相逢时,春入穷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岭,踯躅万树红相围。

幽花媚草错杂出,黄蜂白蝶参差飞。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

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

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亦缁人衣。

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寥寞生伊威。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

此后的从政岁月,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后来他在变法中推行“青苗法”等措施,正是得益于漫长的基层政治实践。有意思的是,尽管每到一个地方都政绩显著,但王安石却频频辞谢朝廷调他当京官的好意,越是辞谢,越让他声名鹊起,充满神秘感。

纵观王安石一生仕途的进退流转,潮起潮落,一个核心的据点就是江宁(今南京市),以致浩淼后来有了三知江宁府的殊荣。而每次,王安石在江宁府任上的时间都很短,只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场景而已,三次加在一起,也不过两年多时间。

在北宋之前,南京有着较为漫长的建都史,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史称六朝)和南唐都在这里建都,足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北宋时南京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北宋平定江南后,改江宁府为昇州节度,节度州是宋代州中第二等级。宋真宗时,又改昇州为江宁府,并置建康军。南京曾是宋仁宗赵祯的封地,在他作皇子时就被称为昇王,江宁府也被称为“昇国”。当了皇帝后,宋仁宗对自己的“龙兴之地”十分看重,常派亲信大臣担任江宁知府。

换句话说,知江宁府的政治含义很重,一般都是干臣能吏才能担任,并且有了此任上的经历,离下步升迁就不远了。实际上,心有大志的王安石一直在等待一个懂他的皇帝,以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仁宗朝晚期,嘉祐三年(1058年),他向宋仁宗上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洒洒的万言书,讨论官制、科举等,还深刻揭露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并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提出“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念。奈何当时的仁宗皇帝已经没有改革的雄心了,此议并未引起他的重视。

治平四年(1067年),当锐意改革的神宗赵顼登基时,王安石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神宗几次召对王安石,听取他的改革主张,确认王安石是众多官员中,最“懂”他的人。但当时王安石的官阶太低,过快进入权力核心容易引起官员们的抵触与猜测。神宗当政几个月后,王安石被启用为江宁知府,不断辞官的王安石这次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心心相印的君臣达成“默契”,都知道这只是一个重要的过渡而已。半年后,王安石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深得神宗皇帝器重。之后升任参知政事、宰相,“王安石变法”的大幕自此拉开。

熙宁七年(1074年),休克疗法式的变法推行到了第六个年头,引发了很多社会综合征。总体来说是:国家富裕了,财政增收了,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贫苦,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尤其是一名叫郑侠的低级官员向神宗皇帝进呈了一幅《流民图》,动摇了神宗改革的雄心。这年五月,王安石请辞丞相一职,尽管神宗万分不舍,但当时的大局也让皇帝开始思考变法存在的问题。对这个忠心耿耿支撑和陪伴了自己6年的大臣,神宗也不能亏欠,就让他以京官的名义知江宁府。这一次,时间也不到一年。

王安石离开后,吕惠卿以副相的身份继续推行改革,但他人品极差,觊觎相位。为获得神宗的信任,他向皇帝送呈了自己与恩师王安石往来的信件。这不仅让保守派十分看不起,连神宗也觉得他难当重任。但环顾朝廷,再没有将变法之策执行得更彻底、更有雄心的大臣了。次年二月,宋神宗派人向王安石吐露心迹:“朕无间于卿,天日可鉴,何遽如此?”就这样,王安石离开江宁府,再次恢复相位。

王安石复相后不到两年,爱子王雱病故,加上他的施政得不到更多支持,变法派内部分裂严重,保守势力反对强烈,宋神宗听信谗言后亦开始动摇,使新法推行日益受阻。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二次罢相,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京城,第三次以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次年六月他辞去判江宁府的实职,只留虚职全身而退。在70岁才能致仕的北宋,神宗给予了王安石足够的尊重与理解。自此,王安石生命中最后的十年时光,都与江宁相伴,再也没有回过京城。

概而言之,王安石三次知江宁府共计不到3年时间,并没有多少耀眼的政绩:第一次知江宁府,是政治进阶的象征;而后两次知江宁府,更多是皇帝对他的政治照顾。尤其是第二次知江宁府时,王安石还干了一件在今天看来十分让人诟病的事:玄武湖泄水改田,使兴于六朝、水面达两万多亩的玄武湖消失了200多年。如今,疏浚后的玄武湖水面面积也不足最盛时的三分之一。

两度守孝地 治学交友忙

父亲王益病逝时,王安石还是个没有考取功名的年轻人,守父丧的27个月里,最大的活动就是皓首于科举考试的经书中,为以后的人生做知识储备。

嘉祐八年(1063年)八月,王安石的母亲在京城去世,他立即放下一切,奉护慈母灵柩,十月与父亲合葬于金陵蒋山(今南京紫金山),并为母亲守制。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是王益的继室,不但贤惠,而且还是一位有较高文化水平、有思想的知识女性,著名文学家曾巩称赞她“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王安石是个有名的孝子,其母在世时,每逢官职调整,“总是先考虑是否便于养母,并大都以此作为他是否奉命就职的先决条件”。

江宁府居丧期间,王安石过着哀戚悲伤、简单简朴的生活。守制之外,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读书著述,二是收徒讲学。王安石在金陵读书讲学很投入,乃至于服丧结束,朝廷让他复官为工部郎中知制诰,他也不应命去京城复职。

在江宁读书讲学,教学相长,使王安石的学问大为精进,收了一批对其后来事业作用很大的学生,如陆佃(陆游的爷爷)、龚原、李定、蔡卞、侯书献等。他教导学生们不要读死书,不要沉湎于科举考场的应试文字,而是要学习研究一些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个时间节点,是王安石新学(荆公学派)的最早创立时期,与后来以司马光为首的温公学派,以苏轼、苏辙为核心的蜀学学派,以张载、二程为代表的关洛学派并称为学术界的四大学派。

爱子王雱去世、二次罢相后,老年失子的王安石扶着儿子的灵柩一路南下,将其归葬江宁,祠堂设在宝公塔院。这样,江宁就成了王安石父母和儿子的归葬之地。

暮年归隐处 江宁亦吾乡

和同时代累死在工作岗位的司马光、致仕后一年就病死的欧阳修、大赦北返途中病死的苏东坡相比,王安石的晚年应该更像普通人的晚年生活,至少有十年的退休时光可以用来享受人生。

王安石退居江宁,在城东的“谢家墩”修建了一处居所,取名“半山园”。关于王安石为何以“半山园”命名自己的居舍,史书上有多种说法。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此地距江宁府门和钟山山顶各有七里之遥,处于中间位置,因此称半山。另一种说法是,王安石尽管在种种压力之下两次罢相,但他依然不甘心未竟之业,伺机待发。就好比登山过半,眼望山顶却败下阵来,取“半山园”有渴望东山再起的隐喻。然而更重要的是,劳碌了一辈子的王安石终于可以清闲了,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回到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地、父母的安葬地,安享晚年。

相比于汴京朝堂上的血雨腥风和宦海沉浮,只有江宁府钟山脚下的优美风光,才能让王安石身心得到放松。归隐江宁的十年,王安石主要将精力用在交友漫游、著书立说、吟诗作词和关注朝政四个方面。可以说,他是退而不休,隐而生忧的状态。

归隐江宁期间,王安石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身边除了一个老仆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之外,再无其他服务人员,其人格的高洁由此可见一斑。王安石经常骑着毛驴,走访观看南京的山川名胜、古寺名宅,结交各种高逸之友。在半山园,他接待了书法狂人米芾和从贬地黄州来的文艺全才苏东坡。因为政见不同,苏东坡和王安石这两个吵吵闹闹了一辈子的大师,在相处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踏遍钟山,游遍名寺,谈禅、谈诗、谈学术,也谈政治上的得与失。从前的恩怨,化作一笑泯恩仇的惺惺相惜。王安石晚年一再对人讲:“子瞻,人中龙也!”

两人分别之际,苏东坡赠诗一首:“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王安石望着苏东坡远去的背影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此外,早年结交的一帮布衣好友如杨德逢等,成了晚年长相往来,共度寂寞时光的知己。

王安石早年为官时,就对学术研究十分看重,并通过刻苦研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当宰相时,他主编的《三经新义》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晚年归隐后有大量时间,再次激发了他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他花了四五年,撰述了著作《字说》,用形、声、义、位四种方式来解读字。为完成这部专著,王安石下了苦功夫,他的书桌上往往放着数百枚石莲子,嘴里常常咬嚼一枚来帮助思考、提提精神,有时石莲子嚼完了,预定的章节还没完稿,就不自觉地咬手指头,至出血也未察觉。如此恒心,贯穿了王安石为官做事的一生。

有宋一代,文人灿若星河,他们往往是多面手,在诗、书、词、画等方面样样精通,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活脱脱一个“斜杠青年”,欧阳修、苏东坡和王安石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些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诗句,正是出自王安石之手。这时的王安石不是一个推行变法的强硬人物,而是一个有意思、有情调、有意境的优秀诗人。王安石退居金陵十年间,创作了很多优美的诗词,他笔下宁静淡远、雅丽精绝的七绝诗被称为“半山体”“王荆公体”,流传千古。仅写钟山的诗,就有近百首。如《游钟山》诗:“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足见其对钟山的情有独钟。

尽管王安石在诗词方面的才华有目共睹,但在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想要把衣钵传给他时,却被婉言谢绝。对变法,王安石倾注了毕生心血,“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也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王安石辞相后仍不泯志,有史料记载,他在半山园内的病榻上仍关心国家大事,撰写《上神宗皇帝书》。当时宋神宗病危,读后仍非常感动,痛苦地说:“王安石两擢两罢,仍无怨无恨,病患垂危,尚念及朕之康健和社稷之安危。”

在一首名为《六年》的诗中,王安石袒露了他退归江宁的心绪:“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可见,他虽然养老在江宁,其心依然在国在民。随着代表保守势力的司马光为相,眼见自己苦心设计推行的新法被一一废弃,王安石忧心忡忡,茫然无助,最后郁结而死。

祼捐半山院 赤心向社稷

千年来,王安石倡导的改革变法引起了种种争议,毁誉参半,至今也无定论。但若论及他的人品私德,却是高度的一致:纯粹、高洁。

元丰七年(1084年),王安石患了一场重病,宋神宗派御医为他诊治。病愈后,受佛学思想影响的王安石,对于几年来所经营的半山园和附近的几百亩田产,全然觉得是一种累赘,便将半山园捐作佛寺,乞神宗赐寺额,又把在上元县境购置的荒田熟田一律割归钟山的太平兴国寺所有,以所收岁课为已故的父母和儿子王雱营求功德。

神宗将半山园改名为“报宁禅寺”,亲书匾额,民间称为“半山寺”。捐了宅子的王安石在秦淮河边租了一个小独院住下,度过人生的最后两年。这种裸捐私产,不留片瓦于后人的决绝姿态,这种赤子情怀,即使放到千年后的今天,都令人感动不已。

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初六,这位65岁的老人结束了他忧患的一生,与世长辞,葬于半山寺内。这一年,春风又绿江南岸,但长眠于江宁府的王安石再也不看不到了。

王安石死后没有安葬在江西临川老家。原因有二:一是父母和儿子均安葬在江宁府;二是他对江宁府浓得化不开的情结,这里有他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又曾是他三度为官、主政一方的所辖之区,有他的一帮布衣朋友和学生。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相比江西老家,南京才是王安石一生中最眷恋的地方。王安石一生中,前后在南京生活了20多年,或许,江宁府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才是他此生最大的眷念和最好的归宿。

文娱

文化浓度+ 古城韵味佳

2021-1-14 8:00:00

文娱

“文化旅游中国行——运河行”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2021-1-16 8:00:00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