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不仅仅是回溯历史

张焱 李楠

近年来,我国传统服饰在全球时尚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根植于中华民族礼仪和文化土壤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和剪裁工艺相结合,所呈现出的带有中国文化气质的精美服饰,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中国风服饰出现在生活着装和世界顶级秀场舞台上。

在大同古城和阳美术馆内,身着传统服饰的模特 范敏达/摄

“潮流”遇上“传统”

回望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从纯粹的模仿照搬西方潮流到注重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转换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

曾几何时,带有民族元素的中国风服饰被视为粗制滥造和所谓“乡村审美”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经过几代中国设计师的努力,中国传统服饰以全新面孔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今日的国风服饰,引领着新时代审美取向,让国人展现出一种既活在现代化当下又回归民族本真的生活态度。

国风文化流行,随之诞生了众多本土“国潮”品牌。“国潮”是由新国货崛起带来的新兴消费趋势,包含服饰、化妆品、食品、饮品、文创等多个行业。其共同特点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热点结合,以更具时尚感的产品吸引消费者。2018年,多个带有中国元素的国产品牌跻身国际一线,与世界潮流接轨,这一年被认为是“国潮”元年。此后,有更多国产服饰品牌努力追赶“国潮”热浪,希望成为时尚领域的弄潮儿。

“国潮”风尚波涛汹涌,在全方位融入国人生活的同时,或许更应思考在兼顾潮流轮回和自身品牌专业性中,如何持续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日常时尚与国际舞台

在当代年轻人眼中,穿着国风服装不仅是一种情怀,而且是展示个性的标签。随着国风服饰美感和品质的提升,其高颜值的视觉效果和充满东方智慧的灵感来源,获得大众好感,不断占领消费市场。

根据知萌咨询机构2019年发布的中国消费趋势报告,78.2%的消费者经常购买国货,且不少消费者认为国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最新数据显示,无论是在购买力还是在实际消费人群中,年轻人已经成为主力军。年轻人是时尚新风的主要承载者,学习用年轻人的语言与世界沟通,成为众多国潮品牌升级的重要方向。

国风服饰不仅有“国潮”日常装,还有体现设计师独特理念的高级定制。高级感是秀场上国风礼服的特征之一,精致的做工、华丽的装饰、传统制作工艺的挖掘,无处不体现设计制作的用心。

汉绣绣娘在绣制文创产品 黄伟/摄

结构性重建方能融入当下生活

国风服饰起初良莠不齐,不少只是用中国服饰的符号化元素进行拼贴嫁接,如简单将传统青花瓷纹饰平移到旗袍上、西式结构礼服上嫁接中式盘扣、东北民间大花面料走上红毯等,简单生硬的拼凑无法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结果只能成为浮夸的暂时性存在。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服饰研究不断深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服饰不再仅仅停留于想象中。古人留下的壁画、陶俑人物和古籍文献等,含有大量的服饰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考证研究,对国风服饰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比较典型的是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所在考古资料支撑下,对传统服饰装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专业服装学院合作,把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以实物形式再现并应用于生活中。

中国服装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话语权的建立,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哺育和滋养。只有深入研究中华文化,将中式美学、哲学精髓注入国风服饰中,才能使国风服装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发挥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华文明沉淀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对东方乃至世界文明进程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今,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人对传统服饰文化有了重新认识和更多自信,国风服饰在当代焕发新颜。衣冠承中华之礼,载传统文化之精益。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当然,正如每个民族的文字语言一样,只有不断地使用和书写,才不会被遗忘,同样中国传统服饰也需要被一代代中国人穿着和使用才能传承下来。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如今使用的现代汉字,中间经历过多次演变,从繁到简不断更新,最终简体字以全新的面貌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传统服饰要融入当代生活,也需要展现全新面貌,进行结构性重建。(作者张焱系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作者李楠系中国传媒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教授)

文娱

情报Talk.16 | 专访游戏工作室Aluba Studio

2020-10-6 5:02:40

文娱

御用典籍纸开化纸文创作品为“衢州有礼”添彩

2020-10-10 12:03:20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