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扶贫…

原题:扶贫攻坚战役中的“长津湖”“上甘岭”

—–初读《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

作者:郝振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前院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今年5月,当我拿到由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原副社长王占义、辽宁省著名作家杨春风共同创作的《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以下简称《大漠流金》)手稿时,一个个鲜活的扶贫故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精彩访谈,跃然纸上,让我不禁置身其中,深切地感受到库布其沙区人民的大无畏精神和超常智慧。他们因地制宜,凭借沙漠自然资源优势,不但打赢了扶贫攻坚战,还开创了享誉中外的库布其精准扶贫模式,成为中国打赢人类消除贫困攻坚战的经典案例之一。由此,我力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此书,也有意撰写书评,希望从库布其这个切口入手,为中国精准扶贫取得的伟大成就鼓与呼。我坚信,库布其的成功就是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王占义是我在新闻出版业务交往中结识的好友。他就出生在库布其沙漠,生长在库布其沙漠,可以说和沙漠打了半辈子交道,亲身经历了沙逼人退的变迁和“无路、无电、无水、无讯”的艰难,亲自体验了仿佛与世隔绝的荒凉,亲眼看到了沙漠对黄河的侵蚀,目睹了荒漠化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风沙危害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购物难、生产难、生存难”的现状。作为新华社记者,他是中国精准扶贫攻坚战忠实的记录者、参与者,更是内蒙古政府与企业、民众共建“生态、民生、经济、扶贫”库布其精准扶贫模式的见证者、传播者。

《大漠流金》让读者看到了库布其人民“敢叫沙漠换新天”的壮举,看到了库布其从生态治理、消除贫困,发展到建设中国绿电、粮仓基地,走上绿富同兴、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书中描述,现在的库布其沙漠,光伏发电、种植业、养殖业、制造业、旅游业……一二三产在沙漠遍地开花,农牧民也变身为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1988年不到400元,增至现在近2万元。教育、医疗、养老等条件大幅改善。尤其是,库布其人开创的“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的光伏治沙模式,不但加速了沙漠土地治理,更为国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成为京津冀的绿电基地、“菜篮子”。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以大国担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贡献。在介绍中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高的专题中,《白皮书》指出“库布其等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绿色传奇”,这是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库布其第二次载入中国政府文献。

《大漠流金》为我们讲述的是库布其,但昭示的是中国对荒漠化地域实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智慧。可以说,库布其沙漠精准扶贫成果和发展沙漠经济的模式,对中国乃至全球荒漠化国家都至关重要。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2020年前,全国近40%的贫困县、近2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26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区。沙漠生态环境恶劣,生产资料匮乏,甚至生存条件都随时受到挑战。沙区的扶贫攻坚战是我国全面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标任务的“长津湖”、“上甘岭”。

可以说,中国不但啃下来沙漠贫困的硬骨头,更是打响了向沙漠要绿电,向沙漠要粮食的新一轮攻坚战。我们应该为中国沙漠绿色经济鼓与呼。

文娱

图书馆里走近澳门铅活字印刷

2021-11-27 0:02:10

财经

弱市下洗牌加速 年内清盘基金已71只 权益类产品超半数

2022-5-29 11:04:43

搜索